“主公之意是?”
“不急。”葉明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讓箭矢再飛一會兒。曹孟德那邊,想必也得到了訊息。以他的性子,豈會放過這等良機?孫權小兒,怕是也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我們就等著看戲好了。”
他眼中閃過一絲戲謔:“劉禪拜諸葛亮為義父,這倒是給我提了個醒。將來若破了荊州,這劉禪,或許還能有點別的用處。”
郭嘉會意一笑:“主公所言極是。一國之君,拜臣子為父,傳揚出去,蜀漢顏面何存?民心士氣,怕是也要大受打擊。”
“正是此理。”葉明笑道,“傳令下去,讓斥候密切關注荊州、襄樊以及江東的動向。特別是曹操和孫權,我倒要看看,他們誰會先忍不住。”
益州已穩,糧草充足,兵精將勇。葉明現在有足夠的耐心和實力,去等待一個最佳的破局時機。
而劉備死後,荊州這盤棋局,已然變得更加複雜,也更加有趣了。諸葛亮這位“義父”丞相,面對內憂外患,以及一個時刻需要他“照拂”的幼主,又將如何施展他的驚天緯地之才呢?
。。。
建業。
“報——啟稟曹公,劉備已死,其子劉禪繼位,年僅十七,諸葛亮總攬蜀漢軍政,拜為丞相,更被劉禪拜為義父!”
探馬嘶啞的聲音在大殿中迴盪。曹操端坐於王座之上,原本微眯的眼中陡然射出精光。他撫摸著頜下短鬚,嘴角咧開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哈哈哈,好!好一個劉備,英雄一世,卻生了個‘好’兒子!義父?諸葛孔明,這‘義父’的滋味如何啊?”曹操的笑聲在大殿中迴盪,帶著幾分快意,幾分不屑。
階下,司馬懿出列道:“大王,劉備新喪,劉禪孺子,蜀中人心未穩,諸葛亮雖有才幹,然內要安撫後主,外要防備我軍與江東,實乃千載難逢之良機。臣以為,當趁此時機,出兵荊州,至少,也要將襄樊牢牢控制在我等手中。”
曹操點頭,目光掃過眾將:“仲達所言,正合我意。劉備一死,諸葛亮便是蜀漢的擎天之柱。但這根柱子,如今怕是也晃悠得厲害。傳我將令,命曹仁、夏侯尚即刻整軍,向襄陽、樊城一線進逼,試探諸葛亮的虛實。記住,是試探,非強攻。我要看看,這諸葛孔明,究竟有多少能耐,能同時應付幾面烽火!”
“臣等遵命!”眾將轟然應諾。
曹操眼中閃爍著野心的火焰。荊州,這塊肥肉,他覬覦已久。劉備在時,尚有幾分忌憚。如今,一個黃口小兒,一個名為“義父”實為“保姆”的諸葛亮,他倒要看看,他們能守到幾時!他要一點點地,將荊州這顆熟透的果子,摘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