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涼如水。
劉備立於帳外,寒風吹動他額前散亂的鬢髮,那雙曾滿是仁德與期盼的眸子,此刻只剩下血絲與深深的疲憊。
身後,是諸葛亮凝重的身影,以及眾將或擔憂或憤慨的目光。
“翼德為先鋒,即刻點兵,輕裝簡從,星夜啟程!”劉備的聲音嘶啞,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
“大哥放心!”張飛豹眼圓睜,丈八蛇矛在月光下泛著寒光,“俺這就去!不把那高順、文鴦的腦袋擰下來,俺老張誓不回還!”言罷,轉身如風,虎吼著點兵去了。
趙雲上前一步,沉聲道:“主公,雲願為殿後,確保糧草輜重,萬無一失。”
劉備點了點頭,目光轉向諸葛亮,千言萬語,最終只化作一揖:“荊州之事,便拜託軍師了。”
諸葛亮回禮,羽扇輕搖:“主公此去,萬望保重。亮在荊州,定會竭盡所能,為我軍爭取喘息之機。益州…益州尚有漢升將軍,或能力挽狂瀾。”
提及黃忠,劉備眼中閃過一絲微弱的光亮。是啊,還有黃忠!那位老當益壯,箭術無雙的老將軍,此刻正鎮守成都。他就像益州最後的屏障,承載著劉備此刻全部的希望。
“出發!”劉備翻身上馬,不再多言,馬鞭一揚,率先衝入夜色之中。身後,鐵蹄聲如雷,一支精銳之師,帶著悲壯與決絕,向著千里之外的西川急馳而去。
路途遙遠,軍情如火。劉備等人日夜兼程,不敢有絲毫懈怠。馬蹄踏碎了月光,也踏碎了沿途的寂靜。劉備的心,比這蜀道還要崎嶇。他不止一次在馬上遙望西方,心中默唸:“漢升,一定要撐住!一定要撐住啊!”
此刻的成都,早已不復往日的繁華與安寧。
劍閣失守的訊息,如同瘟疫般在城內蔓延,恐慌與不安籠罩在每一個人的心頭。街頭巷尾,議論紛紛,有憂心葉明大軍壓境的,更有甚者,已在悄悄收拾行囊,準備逃離這是非之地。
太守府內,氣氛更是凝重如鐵。
老將黃忠端坐堂上,鬚髮皆白,但腰桿挺得筆直,那雙虎目之中,精光炯炯,絲毫不見老態。他身披鎧甲,手按寶刀,靜靜地聽著斥候的回報。
“報——!將軍,高順、文鴦所部,已過梓潼,正向綿竹逼近!其先鋒部隊,離綿竹不足百里!”斥候滿頭大汗,聲音都帶著顫抖。
堂下諸將聞言,一片譁然。
“高順的陷陣營,當世無雙,文鴦小兒,亦有萬夫不當之勇,如今劍閣已失,梓潼又……”一位偏將面露憂色,話未說完,便被黃忠一聲冷哼打斷。
“慌什麼!”黃忠猛地一拍案几,聲如洪鐘,“劍閣失守,非戰之罪,乃張魯匹夫背信棄義!高順、文鴦孤軍深入,補給困難,乃是強弩之末!我成都城高池深,糧草充足,尚有精兵數萬,何懼之有?”
他霍然起身,目光如電掃過眾人:“葉明小兒,以為奇襲漢中,便能一舉拿下我益州?痴心妄想!”
老將軍一番話,擲地有聲,讓原本有些慌亂的眾將,稍稍安定下來。
“傳我將令!”黃忠聲音陡然拔高,“其一,即刻關閉四門,全城戒嚴!嚴查奸細,但有造謠惑眾者,斬立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