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寧親自盯著的是其他幾大軍種的建軍計劃。
空軍還是按之前定的計劃擴大力量。
不過有幾個改進的地方。
首先,北陵-青島聯合航空工業傳來好訊息。
兩家飛機制造廠日夜奮戰,已經能合作生產殲1戰鬥機的機體和99%以上的零部件了!
當然,航空工業對複雜的噴氣式發動機仿製還在艱難攻關,但能生產出機體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
所以,衛寧決定不再置換數量已經很多的P51野馬式戰鬥機,改成大批次置換殲1戰鬥機的渦輪噴氣式發動機。
空軍未來的噴氣式戰鬥機,就由北陵航空工業生產機體,再裝上衛寧提供的噴氣式發動機,這就是空軍最鋒利的刀。
之前殲1噴氣式戰鬥機只有空軍最精銳的秘密大隊裝備,接下來,這些殲1噴氣式戰鬥機要鋪開裝備到各個空軍基層部隊。
按照“生產一代、研製一代、預測一代”的裝備體系更換思路,衛寧給空軍現有的十二個秘密作戰大隊拿出了兩款更新型的戰鬥機。
按命名體系,這兩種新型戰鬥機本該叫殲2和殲3,但衛寧要求叫殲6和殲7。
聽說,衛寧親自下令叫殲6和殲7,好像跟“六爺”和“七爺”這兩個外號有啥特殊感情。
沒錯,衛寧拿出的兩款新型戰鬥機,就是大名鼎鼎的殲6和殲7。
殲6前線戰鬥機仿製蘇聯米格19,跟殲1比,最大特點就是能超音速飛行,速度比殲5還快,是更厲害的空中銀色殺手。
殲7更牛,仿製蘇聯米格21戰鬥機,是米格19過渡款之後的經典之作,米格21生產了超過11000架,是全球生產數量最多的二代機。
在螺旋槳飛機為主的1943年,能一口氣拿出三款噴氣式戰鬥機,其中一款還是第二代噴氣式戰鬥機,這簡直就是土豪中的土豪才能有的天頂星科技。
對於空軍的現代化建設,衛寧那可是下了大功夫。
在時空溢價的影響下,疊加17年時空溢價的米格19價格貴得離譜,疊加22年的米格21價格更是高得突破天際。
所以,就算有山東招遠金礦和全球軍火販賣的黃金供應,衛寧也還是沒法突破客觀規律,不能全面鋪開裝備。
當然,要是在這個年代就讓殲5滿天飛、殲6呼嘯、殲7風馳電掣,那也太逆天了。
按照衛寧的計劃,空軍十二個秘密大隊,有十個全部裝備殲6,不過每個大隊的戰機數量削減了三分之一。
雖說每個大隊的戰鬥機數量減少了,但戰鬥力可是大幅提升。
畢竟這十個大隊的飛行員,那可是全球第一批能突破音速的人類。
另外,只有兩個大隊裝備殲7當殺手鐧用。
這兩個大隊的存在屬於絕密,戰區一級的司令部都不知道它們的部署和調動情況,
直接歸總參謀部調動,所有飛行員的身份資訊也是絕密,保密程度跟金銀灘大草原上的神秘專案差不多。
同時,一支保密級別極高的空軍假想敵部隊也建成了。
這支特殊假想敵部隊和其他“磨刀石部隊”不一樣,它要模仿的不是日軍,而是美軍。
沒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中美很可能直接交鋒。
為了讓十二個秘密航空大隊積累對美作戰經驗,衛寧未雨綢繆,建了一支完全模仿美軍航空兵的作戰部隊。
而且,衛寧沒打算用P51或者F6F去扮演美軍陸航或者海航,他直接給這支特殊假想敵部佇列裝了一批F86戰鬥機。
用噴氣式戰鬥機訓練噴氣式戰鬥機,飛行員才能越練越強,從世界空軍強國手裡奪下制空權。
……
除了海陸空三軍,還有一個軍種冒出來了。
這個軍種最初是從北陵戰役就嶄露頭角的獨立炮兵旅發展來的,用的武器是381mm巨炮,後來又用上了K5列車炮,一直進行遠端陸基火力打擊。
經過一次次擴建,這個在陸軍裡獨樹一幟的獨立炮兵師,正式變成了一個獨立的軍種。
這個獨立軍種叫第二炮兵部隊。
三十年後,這個軍種會換個威懾力十足的名字——火箭軍。
這個軍種會掌控上千枚矗立於地下導彈發射井中的戰略核導彈,具備隨時摧毀一個國家的可怕力量,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秩序的定海神針。
時光荏苒,數年匆匆而過。
在衛寧精心規劃與推動下,共和國的軍事力量迎來了脫胎換骨般的蛻變,各軍種齊頭並進,在各自的領域綻放出耀眼光芒。
陸軍在經歷一系列整合與建設後,展現出了強大的戰略威懾力。
士兵們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各種先進的武器裝備在他們的手中發揮出巨大的威力。
無論是複雜的地形還是惡劣的氣候,都無法阻擋他們捍衛國土的決心。
東北和正東方向,二十個機械化集團軍枕戈待旦。
他們深知美軍或日軍可能的登陸侵略企圖,為此進行了針對性的訓練和演習。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