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馬不凡和李薇去上官雪家打電話的同時,在東都市政府辦公大樓三樓一間寬大的辦公室內,常務副市長張剛正坐在沙發上,聽著對面沙發上婦聯主席王紅的彙報。
張剛四十五六歲的年紀,平頭,穿一身灰色的西服。他輪廓硬朗的臉上平靜異常,眼神沉穩的更是看不出情緒的波動。不過,這種過於平靜的神色讓沙發對面的王紅有些拘謹,說話的語氣便有些生硬。
王紅是一個身材矮胖的女人,四十出頭的年紀,一身藍布褲掛,短髮,圓圓的胖臉。她一邊說話,那雙狡黠的小眼睛,還一邊緊盯著張剛的臉,生怕錯過什麼重要的細節。
“這個李薇家裡都有一些什麼人啊?”待王紅說完,張剛想了想,對王紅開口問道。
“哦,她丈夫是信用社的職工,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李薇這人平時挺熱心的,工作也積極。”王紅想了想說道。
“她有沒有說,跟那個香港人是什麼關係嗎?或者,有沒有那個香港人的電話號碼和聯絡地址呀?”張剛繼續問道。
“這些我都問了,她只是說下星期二就會有訊息,讓我轉告市領導,請領導放心,她一定會勸說那個香港人來東都收購紅薯的。”王紅說道。
此時,張剛的眉頭微微蹙起,想了想抬起手,指了指自己的頭對王紅問道:“她不會這裡有問題吧?”
王紅向後挪動了一下身子,臉上緊張的表情緩解了許多,笑道:“張副市長,這倒不會。我看她說話挺正常的,神色也跟平時差不多。”
“嗯,有意思。”張剛點點頭,自言自語地說道。
隨即他對王紅擺擺手說道:“你去吧,有事給我打電話。”
看著王紅走出辦公室,把門從外面關好,張剛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這樁紅薯收購買賣,是去年張剛在南方某大城市擔任市長的大學同學王偉給介紹的。張剛與王偉在大學時是很要好的同學。
去年的時候,張剛透過王偉得知,近兩年清遠和東都的行政格局會有大的變動。王偉對張剛言明,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如果把握得好,就會更上一層樓,而這一切,政績是必須要有的。
張剛為官的初衷,就是想幹一些為民造福的實事。但他也知道,東都的舞臺太小,要想為老百姓多幹實事,就要有更大的舞臺,才能施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張剛一時間很是躊躇,要是以引進外資建工廠之類的形式,雖然能做出政績,但問題是週期太長,時間上來不及。只有啟動週期短,見效快的專案,才能趕在人事變動前做出政績。
張剛將自己的顧慮對王偉說了,王偉想了想,說他有辦法,讓張剛等他的訊息。王偉很快透過關係給張剛介紹了香港商人錢運來。
錢運來是做農產品生意的,從內地收購糧食等農產品銷往香港和國外。
他到了東都,與張剛溝通後,認為紅薯高產,而且容易儲存、方便運輸。主要是紅薯能加工成很多高附加值的產品,像粉條、白酒等,這些優勢讓紅薯的收購價格會高於其他的農產品。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