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陽那已經所剩不多的糧食被搬運了出來,一袋袋的裝上了兩個輪子的馬車。
這應該算是非常奢華的運糧方式了。
在以往幾乎所有的戰爭中,糧草運輸始終是一個大難題。
一支十萬大軍的糧草至少需要徵募數萬民夫押運。
所採用的方式,也大多是人力挑,以及獨輪車,兩個輪子的馬車少之又少。
一路之上糧草的損耗更是達到了一個驚人的地步。
但此次大軍出征,朝廷沒有徵發一名民夫,所有的事情都由將士們親力親為。
這供給數萬將士的糧草,也由張楊親率五千將士押運。
五千將士,人手配備一把大斧,一捆繩索,馬車上常備大鋸。
作為第三梯隊,在夏侯淵、張遼之後順利出發。
劉辯屹立在雒陽的城頭上,眺望著這支兵力不過五千,卻蜿蜒成了一長串的大軍漸漸消失在自己的視野,不禁說道:“朕為何忽然間覺得,朕更像是一個商賈呢。為了從袁紹以及關東諸侯的手中弄到更多的糧食,而發動了這一場聲勢浩大的戰爭!”
“如果袁紹得知此事的真相,你猜他會是什麼樣的表情?”
“陛下,這就是為了盪滌天下陰霾,討伐不臣而發動的戰爭,可不是為了糧食!”身側,荀攸斬釘截鐵的說道。
“你我君臣之間說說而已,你又何必這麼緊張!”劉辯莞爾說道。
從糧食延伸到袁紹的不臣,這本就是上次德陽殿議事的主旨。
劉辯覺得也沒有什麼可遮掩的,大大方方的說就是了。
荀攸卻搖頭說道:“陛下,此事還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臣擔心陛下您說著說著,有一天會不小心說漏了嘴,讓這件事傳揚天下。”
“也是,朕以後稍加註意。”劉辯從諫如流,頷首說道,“若真叫將士們知道,朕是為了糧食才讓他們舍家棄業奔赴關東,心裡應該也會不滿吧。”
“不,陛下您可能剛好猜錯了。”荀攸說道,“當陛下您開始每月為他們發放錢糧訓練的時候,他們其實就已經做好了為國捐軀的準備,大漢的將士們所求並不多。”
劉辯聽的心中五味雜陳的,“如果可以,朕只想讓他們安居樂業的所求不多。”
“戰爭,終究不是個好東西啊!”
“出征的吉日可選好了?”他轉而問道。
荀攸回道:“最近的是四天後,稍微遠一點的,在十三天,及二十二天後。”
“那就四天後!”劉辯很痛快的說道。
“唯!”
……
四天後。
劉辯在親自主持了祭祀儀式之後,拔軍向東。
這是他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御駕親征。
上一次嘛,那更像是一個孩子的離家出走。
此次出征,劉辯對雒陽並沒有任何擔心。
被他反覆碾壓了兩次的朝堂,又有皇甫嵩、盧植、朱儁這漢末三將親自坐鎮,他不覺得能發生什麼意料之外的事情。
唯一令他有些不放心的,就是唐姬與瓊姑。
沒有他在宮中鎮著,這兩個姑娘面對手段繁複的何太后,可真不知道會怎樣。
雖然他在臨走前,該安排的都安排了。
但因為是何太后,他始終還是不太放心。
依舊是夕陽亭,劉辯停下戰馬,為麾下三萬將士賞賜了一碗酒。
“三位卿家,朝中之事就拜託了!”劉辯舉起酒碗,對皇甫嵩三人說道。
“承蒙陛下信任,我三人必竭盡全力!”皇甫嵩一口痛飲了碗中酒,擲地有聲說道。
“願陛下凱旋而歸!”
劉辯哈哈大笑道:“放心,朕會凱旋的,那些毫無意義的場面話就都別說了,你們的心意朕也清楚,來,乾了這碗酒!”
“唯!”盧植、朱儁遙敬皇帝,仰頭一飲而盡。
唯有皇甫嵩端著個空碗,整個人都不好了。
這種場面的尷尬,賊難受。
臨行前,劉辯本想給他們囑咐一下後宮之事,但想了想有作罷了。
宮內的事情,還是交給宮內人去解決吧。
有張雄這最後一道保險,應當無虞。
劉辯帶著浩浩蕩蕩的三萬大軍,以及曹氏兄弟,踏上了先鋒軍已經修繕完好的官道。
在劉辯的中軍,除了英林、羅保二人以外,其餘的將領還真是曹氏兄弟。
曹操、曹仁、曹洪,還有一個戰力不是很強的曹純。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