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興復漢室,從誅殺十常侍開始

第35章 不似人君漢少帝

陳琳坐在角落裡,眼神幽怨。

就在剛剛,皇帝答應了荀攸的建議,準備讓他帶人前往涼州,招安韓遂、馬騰。

他也想做個好人,可奈何皇帝不允。

他真的不能再做這樣的事情了,陳琳在心中幽幽感慨道。

再這樣下去,他就算青史留名,在史書上也必然會成為被人詬病、謾罵的物件。

想想,先忽悠何進、後又攛掇何太后。

何氏一門在他手裡這都快被玩廢了。

董卓之死跟他有些關係,三公被罷也跟他有不可推卸的干係。

就這……

簡直毒士啊!

“陛下,非是臣不願,只是臣想在陛下身邊侍奉陛下一段時間。”陳琳猶豫再三,決定再掙扎一下,清名他是沒有任何的指望了,但他不想再黑下去了。

“陳卿,朕也知道你這段時間一直四處奔波,實在是辛苦了。”劉辯語重心長的說道,“非是馬日磾等人不能勝任使者,他們做使者,簡直大材小用。只是朕並不是很信任他們,陳卿可明白朕的意思?”

“既然朝廷要設法左右戰局,那就需儘量避免節外生枝。馬日磾雖為太尉,然性格怯弱,又利慾薰心,若以他為正使,朕並不是很放心。”

“況且,這些人眼下的處境並不好不是嗎?”

皇帝一番話,讓陳琳瞬間打消了所有的顧慮。

士,為知己者死!

“臣願為陛下,為大漢肝腦塗地!”陳琳俯首,斬釘截鐵的說道。

荀攸雙手攏於袖中,立在一旁,笑看著這一幕。

皇帝的手段很簡單,但也很好用。

在安撫好陳琳之後,劉辯又召見了馬日磾與王允二人。

在見這倆人的時候,劉辯將自己已經塵封了好幾個月的寶刀又拿了出來。

就明晃晃的擺在了面前的石案上。

剛剛打磨過的寶刀寒光森森,煞氣縈繞。

“朕並無失德,爾等卻聚於長樂宮議廢立之事,太尉不妨說說,朕到底是什麼地方對不住天下,對不住諸位公卿?”劉辯正襟危坐,神色冰冷。

馬日磾跪在堂上,不禁心生惶恐。

他以為過去了這麼久,皇帝都沒有過問此事,這個事已經就這麼過去了。

沒想到又被皇帝翻了出來。

“陛下,臣並未贊同廢立之事!”馬日磾說道。

劉辯冷笑,“那日在長樂宮諸位說了什麼,做了什麼,朕並不清楚。但太尉應當清楚,朕寧可信其有,不會信其無,諸位可莫要欺朕年幼無知!”

馬日磾無奈的嘆了口氣。

不管他承認不承認,皇帝這話說的是真的很實在。

寧可信其有,不會信其無。

“臣惶恐,請陛下準臣乞骸骨……”馬日磾叩首在地,悲聲喊道。

劉辯冷眼看著,說道:“不允!”

馬日磾:???

他以為他主動乞骸骨這是最利於皇帝與他的一個選擇,竟然不允?

這就讓馬日磾有些糊塗了。

“諸卿在國家傾覆之際,能將朝廷穩在如此局面,也當得上一句功勳之臣。朕從來功是功,過是過,不會因為你們的過失而抹滅你們的功勞。但功過不能相抵,誰也休想扔下一個爛攤子就跑。”劉辯說道。

馬日磾聽的一頭霧水,並不能理解皇帝這番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番話不管怎麼看,好像都有些矛盾……

馬日磾尚未想明白其中關鍵,便聽皇帝繼續說道:“西部戰事混亂,韓遂、馬騰幾度興兵,今董卓麾下牛輔、李傕等人又率軍西逃,致使西部戰局更加混亂不堪。”

“從前事,朕不會既往不咎,但若你二人能將西部戰事周旋出一個利於朝廷的局面,朕記你們一功。這功勞,哪怕你們不享用,對子孫也是好的。”

馬日磾:???

所以,這其實是皇帝的威脅?!

“臣願望!”馬日磾不假思索,大聲說道。

皇帝就差把“威脅”二字非常直白的說出來了,他就算再細想,好像也沒他什麼好處。

但王允比馬日磾想的要多,在馬日磾明確表態之後,王允又沉默了片刻,這才對劉辯說道:“陛下,罪臣願為大漢天下赴湯蹈火,為馬前卒。然,臣等手中無兵無將,也拿不出韓遂、馬騰等叛將所求的東西,此行恐難有成果。”

劉辯看著這位因美人計而在後世揚名的臣子,問道:“你想要什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