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日磾輕飄飄的一句話,讓王允好半天沒回過神來。
他的慷慨激昂,字字珠璣,在面對這一句話時,瞬間顯得蒼白而無力。
“是啊,我現在說這些又有什麼用呢?”他自我懷疑的喃喃說道。
馬日磾看王允的樣子有些失魂落魄,便鬆開他的衣袖,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你我現在即便是有救國之心,可也得面對殘酷的現實。陛下以闔族為威脅,你我必須得先走一趟涼州,若將這件差事辦漂亮了,興許會有轉機吧。”
王允木然點了點頭,好似一瞬間從雲端跌回了人間,重新面對殘酷的現實。
“也唯有如此了。”他無力的說道。
……
在大漢朝當人有一個非常大的好處。
這些公卿大夫們都好講君子之風,也重名節。
如果你捨棄這兩樣,雖然會顯得格格不入,會遭受無數的詬病。
但辦事可就方便多了。
就比如此刻的劉辯,這兩樣東西就被他無情的給拋棄了。
以小人的手段辦大事,劉辯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
他求的只是結果,至於過程,隨意吧。
哪怕被人扣一頂昏君、暴君的帽子,他也無所謂。
馬日磾和王允二人就算在背地裡將他的祖宗十八代都問候了,劉辯也不覺得有什麼。
這件差事要是辦砸了,他倒不至於真把人家的闔族全給砍了。
但砍了這倆人,再牽連幾個有權有勢的,那是肯定的。
趙野步伐很輕的走進了竹屋。
“陛下,第一批甲冑已經鍛造出來了,陛下是否需要親自查驗一下?”
“看看!”劉辯當即說道。
位於西園的鍛造作坊,現在只是一個初步的階段,雖然佔地極廣,但卻很空。
為了儘快武裝西園訓練的第二批兵馬,工匠們基本上是進來一批,就加緊投入一批。
這一批出產的甲冑,是騎兵玄鐵甲。
劉辯捨棄了原本用氈製作的鶡冠,用了以氈為內襯的鐵盔,增加防護力。
髀(bi)褌(kun)也由原來的僅是皮革,改成了與身甲同樣的鐵片。
麻履更是換成了奢華的皮靴子,整個防護面一直延伸到膝關節。
靴子的尖端更是附著了鐵片,一腳下去能把人釘個窟窿的那種。
在整體的形制上趨近於唐甲,但也只是趨近。
劉辯對唐代甲冑看過,但沒記住多少,大樣子相似,內在肯定還是不同的。
劉辯這個後來者所設計的甲冑,應該還攆不上冷兵器巔峰的唐甲。
但劉辯做這些改變的根本目的,是在穿著舒適、方便的基礎上,增加士兵的防護力。
他倒也沒有想著完全朝著某個方向去參考模仿什麼的。
劉辯將兩千件甲冑一一仔細的看了一遍過後,便令趙野將負責鍛造事宜的蒙括、屈京二人喚了過來。
“甲冑做的很細緻,朕頗為滿意。”劉辯面帶微笑,目光在這二人身上掃過,“但朕並不喜歡按部就班,只守著舊法的工匠,一切東西都可以做的更好,望你二人好生勉力。”
“宮中原有尚方令一職,專司甲冑斧鉞之事,但朕意破舊立新。尚方令一職便暫且擱置,你二人為甲冑令,蒙括為正,屈京為副,俸祿等同於尚方令。”
方臉的蒙括與矮壯的屈京,聞言皆喜上眉梢,連忙拜謝。
他們只是很尋常的工匠,亦是最微末的一類人。
他們被徵入西園,領著俸祿幹活就已經很心滿意足了。
兩個人都沒想到他們竟然還有當官的一天。
他們的心中沒有什麼尚方令,甲冑令的概念。
只知道當官是一件令人欣喜,以及會光宗耀祖的事情。
劉辯在隨後又順帶檢視了馬鐙、馬鞍等簡單器物的製作進度。
沒有被官方腐朽氣息腐蝕的民間匠工,不論是在工藝還是技術上,都讓劉辯十分滿意。他們興許沒有官方工匠那麼好的手藝,但他們肯吃苦,又能虛心學習,手藝上的那點短板在短時間就能補上。
漢朝的軍隊一直使用的單邊布制馬鐙,這點工藝上的改進,對於劉辯而言是最為簡單的。把布換成鐵,然後單邊換成兩邊便可。
東方的遊牧民族入侵改變了西方人的戰爭方式,促使了中世紀騎士貴族的出現。
但來自北方草原的威脅,更早的改變了中原王朝的戰爭思路。
劉辯覺得他在此刻應該已經完成了一次歷史的大躍遷。
畢竟據說馬鐙的出現是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歷史。
“讓夏侯惇來試試!”劉辯有些興奮的說道。
兩千騎兵的全套裝備,現在已經完全齊備了。
雖然耗費不少,但看到成品後,劉辯哪怕是站在一個商人的角度,也看到了這些東西在不久的將來應該會給他帶來超越成本數十,乃至於成百倍的財富。
戰爭和財富,從來是不分家的。
他這個皇帝,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也是個商人。
夏侯惇猶如一陣黑風,在盞茶之後,大步流星的奔了過來,“臣參見陛下!”
“試試這些新的甲冑,讓朕瞧瞧!”劉辯抑制不住的有些激動。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