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興復漢室,從誅殺十常侍開始

第30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

“陛下說他曾夢遊三千世界,叔父覺得此事到底可信不可信?”荀攸追上荀彧的步伐,又問道。

他對這件事的興趣,可比開荒屯墾大多了。

這事他已經想了整整一個晚上了,可不管怎麼想,他總覺得有些不太可能。

荀彧腳步微頓,聲音帶著一絲清幽說道:“不管是真是假,你我都應該明白,陛下藏在心中的智慧,和見識,絕不是一個十四歲的少年可以具備的。”

他仰頭面向東方,微微闔眼,深吸一口氣說道:“也許是蒼天不忍漢家天下垂危,降帝星於世,夢遊三千大世界,讓陛下不止早慧,又具備如此見識和魄力吧。”

荀攸輕笑一聲,舒展了兩下胳膊,“雖然你這番話我不是很相信,但我覺得有道理。”

“有道理就行了。”荀彧微微一笑。

……

次日午時。

在早上簡單休息了一下的荀彧就帶著五百將士出發了。

而此時的西園,從長安各地徵募而來的匠工們正在加緊鑄造劉辯要求的那些農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犁鏵、鋤、鐵鍬等這些劉辯能想到的東西,在他看來是必須要有的。

劉辯並不知道這些東西在當下到底有沒有,其實他也不是很在意。

他唯獨可以很確定的一件事是,即便這些農具已經有了,可絕大多數的百姓並無可能同時擁有這所有的農具。

劉辯也沒有可能將這些農具敞開了去供應天下,但他覺得自己的第一塊試驗田必須在硬體上達到一定的地步,先從小範圍開始影響。

……

袁紹的討董盟軍,最近聲勢愈發的浩大了。

盧植送回來的奏報中說,袁紹以王匡、鮑信等何進舊部為主,糾合張邈、橋瑁等人已拉起了一支十數萬的大軍。·

這自然算不得是什麼好訊息了。

甚至可以說是相當的糟糕。

董卓的野心破產,劉辯以為歷史在大的走向上肯定會發生一些變化。

關東盟軍應該很難再拉起來。

雖然劉辯在向東的各關隘都佈置了人手,阻撓訊息傳遞。

但都已經過去這麼久了,哪怕是翻山越嶺他們都該已經知道董卓其實早就死了。

但很明顯,歷史大潮人家是有脾氣的。

它就是不變!

哪怕是強行拉一個討董的名義,他們也這麼幹了。

“公達,你看著到底是誰在把誰當傻子?”劉辯笑著對荀攸說道。

剛剛從河裡抓上來的鴿子魚,只需幾味簡單的調味,就變成了劉辯面前那鍋熱氣騰騰的魚湯,他嚐了一口後給荀攸分了一碗。

荀攸連忙放下盧植送來的奏報,弓腰接過了皇帝賜的魚湯。

他的喉結動了動,卻不敢立馬去喝,而是先說道:“袁本初想將天下人都當傻子,而有人是揣著聰明,卻寧願當一個傻子。大概只有那麼一兩個人,興許是真正的傻子。”

“先喝湯吧。”劉辯抬了抬手腕,示意道。

“唯!”

荀攸已經非常剋制的想讓自己優雅一下,可在魚湯濃烈的香味刺激下,還是不由自主的狠狠嚥了幾口唾沫。

一口湯下肚,荀攸發現了皇帝的另一個大本事——廚藝。

他今天可是親眼目睹了皇帝殺魚、做魚的整個全過程。

若不是親眼所見,別說他不相信這麼鮮美的魚湯是皇帝做的,就連皇帝會煮湯這件事本身他都一個字不信。

皇帝,是應該會煮湯的人嗎?!

一碗鮮香的魚湯,在荀攸的手中沒撐過兩三口,就宣告結束。

他抹了抹嘴,無聲的打了個飽嗝。

這麼一碗湯,對他的飯量而言根本不夠看,只是喝的太快在短暫的一瞬有了飽腹感。

劉辯嘴角帶笑看著荀攸,“朕以為等你喝完湯就該勸朕多讀一些聖賢書,而遠離庖廚了,你可是在醞釀措辭該如何勸朕?”

荀攸聞言,不禁莞爾,“陛下,臣在剛剛吃到了生平最鮮美的一碗魚湯,臣並不希望這會是此生僅有的唯一一次。”

“好你個荀公達,你還想讓朕給你當廚子不成?”劉辯佯做生氣故意說道。

荀攸呵呵輕笑道,“臣更願意成為陛下身邊的廚子,將一桌尋常的食材炮製成稀世佳餚。只可惜,臣生來似乎就長了一張能品嚐到美食的嘴巴,卻並沒有一雙會炮製美食的雙手。”

劉辯指了指桌上的魚湯說道:“你口中的稀世佳餚在朕的眼中,不過是一碗尋常的魚湯。你若能解了關東這個大困難,朕讓你嚐嚐什麼是真正的稀世佳餚。”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