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興復漢室,從誅殺十常侍開始

第29章 典農校尉

唐姬伺候人的手藝真的很好。

這一項宮中女人們賴以生存的技能,在唐姬這兒,多了許多的美好。

哪怕只是素手輕挑,哪怕只是低眉淺笑,都能在瞬間便融化劉辯那顆殘暴的心。

不管是在上一世,還是在這一世,他都不是一個喜歡用文明方式解決問題的人。

不過上一世,他沒女人。

而這一世,他有一個已經過了門,但尚未圓房的女人。

在欣賞唐姬的美的時候,劉辯覺得在對待何太后之事上,他可以更和煦一點。

文明一點。

“曹操為什麼要跟著一起去呢?”劉辯問站在階下的張雄。

“啟稟陛下,曹將軍的意思是,沒有必要給袁太傅鑽空子的機會。”張雄說道。

事出倉促,太后的旨意直接下到了袁隗的面前,曹操想攔都來不及,也沒有時間親自前來跟劉辯回稟此事,就是隻好跟著袁隗一道去了長樂宮。

“朕的阿母應該挺絕望的……”劉辯撇了撇嘴,感慨道。

對於何太后一直想奪回朝堂大權的想法,劉辯其實是不太能夠理解的。

都到這個份上了,好好的養尊處優難道不好嗎?

為什麼非要爭權力呢?

若不是他重生成了劉辯,沒有選擇的餘地,否則他不可能爭這權力。

累都能把人給累死,何必呢!

“隨她去吧,傳旨英林,從今天起,宮中的衛士每三日輪換一次。”劉辯說道。

“唯!”

劉辯現在已經把何太后從他的對手名單中劃出去了。

若無外力襄助,他這位野心勃勃的阿母,就是明面上臨朝稱制的太后。

僅僅只是明面而已。

“陛下,皇甫將軍的摺子。”

張雄前腳離開,後腳荀攸就走了進來,並把一份奏摺放在了案上。

劉辯拍了拍唐姬的肩膀,示意她可以不用捏了,然後起身翻開了摺子。

“兵過如梳,李傕、郭汜之流統統該死!”劉辯早已透過無數關於三國的書籍,看過漢末民生凋敝的慘狀,但當這一切被皇甫嵩用相對翔實的數字擺在面前的時候,他還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憤怒。

劉辯現在迫切的想走出去,看一看這個天下到底是怎樣的天下,然後因地制宜的採取一些辦法,穩住被天下大勢裹挾而飄搖不定的底層百姓。

但他也很清楚,起碼他暫時絕對不能這麼幹。

他得穩穩地坐在這西園,然後偶爾去崇德殿露個臉。

“陛下的狠辣做法徹底的斷絕了涼州將領們的後路,他們現在只有反抗一條路可走。若陛下能夠饒恕他們的罪過,臣以為一定會有不少人願意棄暗投明的。”荀攸勸道。

劉辯冷哼了一聲,“朕若饒恕了他們的罪過,朕擔心死在他們屠刀下的百姓不會饒恕朕的罪過。他們的兵馬所過一處,便千里赤地,無一活口啊。”

荀攸識趣的沒有再繼續勸諫,而是說道:“陛下,皇甫將軍大軍已抵達右扶風,臣以為可趁機派遣官吏,恢復關中的秩序。”

“首先要讓百姓敢下地種田!”劉辯說道。

這世道離譜到百姓都不敢下地種地了,可還像話?!

但這的的確確是真的。

不管是在正兒八經的歷史上,還是現在,關中這片土地都在反覆的遭受戰亂的鞭撻。

不堪重負的關中百姓扶老攜幼翻越了秦嶺,逃去了益州。

早就做好了當皇帝準備的劉焉,自是來者不拒。

他甚至還用關中流民組建了一支東州兵。

“陛下,此時朝廷數萬大軍在側,地方郡縣完全可募集兵馬剿滅山賊匪患。”荀攸說道,“朝廷兵力有限,只能用這樣的方式,清剿一地,安撫一地。”

“令關中百姓惶惶不得安的,不僅僅是兵災,還有更為嚴重的匪患。”

劉辯頷首,“另外,令各地郡府徵募流民,屯田吧。”

“此事,須得一得力人手,你覺得誰合適?”

屯田由來已久,是針對戰亂田地荒蕪和邊疆土地問題上,較為成熟的一個方法。

哪怕劉辯的腦子裡裝著更為先進的方式,但他不敢拿出來用。

他可不想成為王莽第二。

荀攸說道:“陛下身邊少個守宮令,臣以為無傷大雅,我叔父荀彧應該可擔此大任。”

“嗯,那就以荀彧為典農校尉,先在京兆尹徵募流民,屯田。”劉辯說道,“屯田之民,免兵役與徭役,三十稅一。”

“三十稅一?!”荀攸微微有些吃驚,“陛下,臣並非絕對如此不可行,只是如今朝廷糧草奢靡極大,若採取三十稅一,朝廷的用度恐怕將會大大縮減。”

“怎麼會縮減呢?”劉辯笑著反問道,“我們種的是無主的田地和荒地,別說是三十稅一,哪怕是五十稅一,糧食也應該是增產的才對。”

荀攸:……

“啊,這個……臣好像想岔了。”荀攸自己都差點把自己給逗樂了。

二人正說話間,荀彧懷中抱著一捆的麻紙興高采烈的走了進來,“臣,為陛下賀!”

“左伯紙做出來了?先放一旁吧。”劉辯招了招手,“文若來的正好,朕欲命你為典農校尉去京兆尹屯田,你該沒有什麼意見吧?”

荀彧聞言苦笑了一聲,“臣乃是陛下的臣子,陛下想讓臣上什麼地方,臣便上什麼地方。”

他哪能有什麼意見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