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情?
肯定有隱情啊!
不然他可不敢這麼肯定。
因為朱高熙心中比任何人都清楚。
帖木兒帝國確實在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籌備的二十萬大軍已經開拔,向著大明國土進發,妄圖侵略征服大明。
何奈帖木兒年歲已高至六十九歲。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這麼多年以來征戰四方,身上又是受傷無數,落下了不少暗疾。
其身體情況,已經不足以支撐他的野心,更承受不起行軍途中的顛簸。
可能這也是歷史上帖木兒召集那麼多軍隊,最後卻還未到大明邊界,就死在行軍途中的原因吧!
反觀朱高熾也不一樣,其身體雖然積弱,卻勝在年輕,不過剛剛步入中年。
且靖難之役中,沒有上過任何戰場,不成帶兵打仗、身先士卒。
也就不曾有留下任何暗疾。
只不過有些肥胖之症,長期身體缺乏鍛鍊,偏弱罷了。
又因前段時間朱高煦為了讓太子不至於死的那麼早,專門教導了他一些尋常的強身健體竅門。
雖不曾具體問過朱高熾效果,但他眼睛又不瞎,明顯能夠感受到太子的身體比以前瘦上了不少。
整個人的精氣神也好上了不知道多少倍。
並且明知帖木兒會死在行軍途中。
對朱高熾和大明來說,壓根就沒有任何威脅。
再說直白一點,只要操作得當,掐算好時間,提前埋伏在帖木兒進犯的道路上。
只待帖木兒駕崩,二十萬大軍群龍無首之際。
率領大明將士突然殺出。
將此次敢於進犯大明邊疆的帖木兒帝國,此行的所有將士,都給全部一舉殲滅,也是沒有任何問題。
這壓根就是妥妥的,無比輝煌的戰功。
要是不作為王爺,朱高煦身上的戰功已經夠多了,在軍中威望已經夠大了。
這麼好刷戰功、戰績,能夠留名青史的事情。
朱高煦又怎麼可能願意讓給朱高熾?
哎...
身處的位置不一樣,有些時候哪怕知道是好事,也不得不選擇讓出去。
沒辦法,命重要。
也正是因為這般情況。
他才提議讓朱高熾領軍。
本意壓根也不是說想要害朱高熾。
而是給他送戰功來的。
就他如今的位置。
朝堂之上,本就對他猜忌頗多。
但凡有點腦子,都不可能害太子。
真當頭鐵啊!
嫌命長啊!
朱棣本就得位不正,忌憚同室操戈。
真要是害太子,讓其出現意外,怕不是所有人都得將賬算到他的頭上。
別說到時候他那便宜的大侄子上位,為爹復仇了。
他能不能等到那個時候還不一定呢!
就朱棣的性格,能夠讓他好過了才有鬼。
能不能撿回一條命還兩說呢!
“呼.......”
朱高煦長長的吐出一口濁氣,晃了晃摒棄掉略顯有些雜亂的思緒。
同時他腦海中開始不停地想著對策,如何合理應對朱棣的質問。
沒辦法,有些東西,他縱使知曉後期的發展,瞭解一些詳細的經過。
但有些事情,卻也不敢說的肆無忌憚全部往外面說。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