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說別人信不信。
就算別人信,後期他也沒辦法解釋。
太離譜,太匪夷所思了。
以朱棣,及他們一大家子多疑的性格,鬼知道後期會怎麼想他。
指不定到時候又搞出些什麼么蛾子來呢!!
“爹!”
“帖木兒帝國距離咱們大明邊疆相距千里之遙。”
“二十萬大軍行軍千里,且不是在自己國內,後勤補給就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再退一步說,就算他們後勤補給沒有任何問題,跨越那麼遠的距離,長途行軍來到咱們大明邊疆,都已經算是一支疲憊之師。”
“如今又是在咱們提前知道他們要前來進犯邊疆,只要咱們提前埋伏在他們的必經之路上,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哪怕他們是精銳,強敵,將其給全殲了也不是沒可能。”
說到這裡,朱高煦頓了頓,臉上露出一絲回憶之色,思索了片刻繼續道:
“帖木兒第一次向大明納貢是在洪武二十年九月,據傳那個時候其年齡就已經五十多歲。”
“如今以致永樂二年,整整過去了十七年有餘。”
“保守估計帖木兒年歲不低於六十五歲往上。”
“這麼多年,帖木兒建立如此龐大的一個帝國,必定是四處征戰,身上必定暗疾無數,已呈現垂垂老矣之態。”
“千里之遙,途中道路崎嶇、環境更是無比惡劣。”
“就他年歲,以及身體情況來說,能不能夠活著到達咱們邊疆還兩說呢!”
“這般情況之下,我們大明何懼之有?”
嗯?
此言一出,所有人不由一怔。
三人皆是陷入沉默,思索了起來。
說實話這個問題,他們倒還真的沒有認真思考過。
原因無他。
大傢伙都是才收到前方探子傳回來的訊息。
本想朝會上探討,結果又遇到朱高煦橫插一槓子,不按套路出牌。
直接把朱高熾給頂到了最前面。
朝堂之上瞬間文武對立起來。
另外,此次帖木兒出軍二十萬大軍。
如此大的一股力量。
威脅不可謂不大。
大家想的都是調兵遣將,確定此次征戰主帥。
以應對不測。
根本就沒來得及分析局勢,以及考慮帖木兒的一些實際情況。
沉默了半響之後,三人總算是回過神來,看向朱高煦的眼神不由變了變。
其心中亦是不得不佩服、感慨,朱高煦對於戰事的敏銳嗅覺。
就一些簡短的訊息,眼前人就能夠分析出眼下敵我優劣,並且給出合理的應敵之策。
倘若真的如朱高煦分析的這般發展,此事之上他們還真有可能錯怪他了。
不過老二真的有這麼好心嗎?
他就真的沒有別的心思?
沒有別的陰謀算計在裡面?
短暫的愣神後,朱棣深吸了幾口氣,雙眼一眯皺了皺眉頭,沉聲道:
“老二!”
“這一切都是你的分析罷了,戰場之上瞬息萬變,你我都清楚。”
“太子為國之儲君。”
“冒如此危險,你覺得妥當嗎?”
“倘若出現變故,太子受傷甚至是……陣亡。”
“你想過後果沒有??”
“還是說……你本就有這般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