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花的銀元面前,夏大柱子不知道自己究竟該作何抉擇!
王二牛又開口說道。
“咱們村子裡幾個年輕後生,準備組一個施工隊,以後就幹施工了。”
“至於說家裡的田,家裡的父母妻兒也都能種,累是累了點,但算上咱們的做工所得,家裡一年到頭能攢下來十來塊銀元。”
“幹上那麼幾年,家裡就能攢錢起一棟大房子,或是送家裡的娃娃去蒙學。”
“大柱子,咱們都是同村的,要不要和我們一起幹!”
聽著王二牛的勸說,夏大柱子猶豫了起來。
雖然在他的觀念中,還是認為認為土地是最重要的,但是做工所能夠得到的銀錢,也確實十分豐厚。
豐厚到他忍不住動心的地步!
並且,攢錢給孩子蒙學,也是深深的打動了夏大柱子。
讀書改變命運,可不只是說說而已,尤其是在新朝,只要考過科舉,成了秀才,那就是官老爺了!
誰能不想自己後代出個官老爺,自己也能積攢下一些田畝,從今往後耕讀傳家,再不用在泥土裡拋食,受苦受累呢!
說到蒙學,雖然皇帝下令校對天下文章,給天下書籍進行句讀標識,使得不用專門的老師教授,只要認識一些字,便能讀書自學。
大大的降低了受教育的成本!
但有老師教和沒老師教自學,可是兩碼事!
皇帝此舉,也只是給了天下上不起學的天才們一個機會而已。
天才能夠自學成才,可普通人不行啊!
所以,劉易此舉雖然降低了受教育的成本,但對於普通人來說,意義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
夏大柱子咬牙說道。
“你等我考慮考慮,回家考慮考慮明天給你答覆!”
王二牛見夏大柱子動了心,點點頭說道。
“成,你先考慮著,這事情不著急!”
“咱們是一個村的,信得過,這施工隊只要你肯來,肯定給你留個位置!”
兩人在村口分別各回各家。
夏大柱子回家之後,將施工隊的事情對自己的家人講了出來。
“這施工隊我是想去的,都是村裡人,鄉里鄉親的子啊一起也能有個依靠,不怕被坑。”
“只是,家裡的田,我怕爹孃和翠兒照顧不過來……”
夏大柱子對著自己的老父老母,以及妻子如此說道。
“可定兒也差不多到了能蒙學的年紀,我想要攢錢送定兒去蒙學,不能叫定兒也同我一樣,大字不識一個,做個睜眼瞎啊!”
夏大柱子的老父親拍板說道。
“大柱子啊,你去吧!”
“家裡的田有我和你娘,還有你媳婦照顧,不會荒了的。”
“大不了吃點苦,受點累,再大的事情,也打不過老漢的孫兒蒙學去!”
夏大柱子點點頭,摸了摸自己兒子的腦袋,出門去了王二牛家。
開春之後,村子裡好些個壯小夥組成了一支施工隊,趕往了西安城,為自己的未來而奮鬥!
這便是典型的,將剩餘勞動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了。
這些人不管是去做工,還是去做買賣,都能刺激當地的經濟發展,擴大市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