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事情在陝西或許只是個例,但是在工商氣氛寬鬆,經濟發達,各種工業都極度缺乏勞動力的江南,卻早已見慣不慣。
大漢的土地上,開始湧現出越來越多的農民工們。
……
玉門關的關牆上!
曹變蛟望著東方的官道上,源源不斷,將軍械物資運進玉門關的車馬隊伍。
曹變蛟眼睛眯起,盤算著玉門關內的物資數量。
他盤算著,現在關內的物資數量,應該差不多夠支援他打完這場西征了。
“公爺,後勤部運送的一批騎兵炮和炮彈火藥到了,需要您親自用印簽字才能簽收。”
曹變蛟的副官曹康開口說道。
在大漢建國之後,曹變蛟先是封爵為候,然後有因積功受封為國公。
所以,他的副將稱呼曹變蛟為公爺。
曹變蛟點點頭,雖然他今年依舊年輕,雖然久經戰陣,但身上那股子衝勁兒卻是依舊在。
這次大軍西征,也是他自己向皇帝申請掛帥出征的。
曹變蛟帶著自己身邊的幾名親兵,下了關牆,然後在後勤部的簽收單上用印簽字,簽收了這一批近百門騎兵炮。
漢軍的軍械廠有專門為騎兵所設計的騎兵炮,重量輕,射速快,一匹馬就可以拉著炮車走,可以快速機動,能夠很好的適應騎兵作戰。
漢軍在平定草原的作戰中,這些騎兵炮在戰場上,表現出了優秀的作戰能力。
不過這些騎兵炮並非沒有缺點,那便是射程和威力不如專門的野戰炮。
並且騎兵炮一般而言,打的都是霰彈,針對的是人員殺傷,對要塞工事的威脅並不大。
倒不是說騎兵炮不能打實心彈或是開花彈,而是打霰彈的話,可以最好的將騎兵炮輕便射速快的效能發揮出來。
所以,取捨之下,騎兵炮一般打的都是霰彈。
但要開啟花彈或是實心彈也是可以的,只是射速會稍微慢一點。
隨著最後一批軍械物資抵達玉門關,玉門關駐紮的十萬漢軍鐵騎開始了出征前的整編備戰。
三天之後,大量漢軍的西出玉門關,向著清軍的控制區殺去。
戰鼓雷響,號角聲低沉,馬蹄踐踏大地,披甲的騎兵端坐在馬背上,看起來威武不凡。
漢軍十萬騎兵人馬接天,前後綿延數里。
遠遠望去,黑壓壓的一片,讓人不敢直視。
黑壓壓的一片,那是因為漢軍士卒身上的棉甲是玄黑色的,看起來莊重且威嚴。
遠遠望去,一群黑甲士卒,帶給人的壓迫感,是不用多加語言贅述的。
漢軍現在的披甲率達到了百分之百。
即使是最底層的普通士卒,也能做到一人雙甲,一塊直接用鋼板鍛壓成型的胸甲,一套棉甲。
甚至還有不少士兵自己花錢也要給自己添一套鎖子甲,來增加防禦。
雖然現在漢軍的作戰方式已經開始向著純火器化轉變,但是面對穿著重甲,戰鬥以肉搏為主的清軍時,披甲率還是很重要的。
萬一清軍躲在炮灰和盾車後面,頂著巨大的傷亡衝上來了,漢軍這邊卻是無甲,到時候面對人人重甲的清軍,那可就完犢子了。
漢軍西征出塞,除去大量的騎兵之外,便是數之不清的軍械物資。
押運軍械物資的車隊,如同一條長龍,不斷的向著西邊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