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沙漏:困在元末當霸王

第56章 危兆

可是不出擊,將會錯失更大的生存機會。

帶著紊亂的思緒,賀珅打馬原路折返武關,領著空蕩蕩的車隊回金湯寨。

回到金湯寨時,已是年二十九。

朝廷變鈔令頒佈後,賀珅已發現周邊商貿活動發生了明顯變化,越來越多的客商不願意用交鈔買賣,今後的生意難做了。但不管怎麼說,屯戍軍民今歲還能過個安穩祥和的年。

至正十一年三月初九,都御史臺監察御史禿哈禿進駐陝西屯田總管府,開始了對延安屯田千戶所全面勾考。

此次勾考系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兒親自督辦,是以禿哈禿沒留任何情面,將屯田千戶所收支賬簿和黑石氹契本、商稅查了個底朝天。

賬目上沒發現問題後,禿哈禿便裝深入延安路以致鹽田縣周邊勘察,歷時近一個月,終於在幾個鹽丁身上核實了延安屯田千戶所在爛泥池、紅崖池私開鹽場的事實。

禿哈禿的奏報呈至也先帖木兒手裡,也先帖木兒拿不定主意,將奏報交給他兄長脫脫定奪。

四月初四,朝廷詔命賈魯為工部尚書,兼總治河防使,發汴梁、大名等路十五萬民工,廬州等十八翼軍兩萬,修鑿黃河故道,通淮入海。

脫脫將所有精力都放在治理黃河水患之上,見也先帖木兒拿著關內小小一個屯田所的奏報前來,匆匆批下“交御史臺、樞密院合議,依例裁決”字樣,退回御史臺處置。

當初清洗前中書省右丞相別兒怯不花勢力時,脫脫不知他能回中書省實為太平在惠宗面前保薦,他想連太平一起打壓,卻被他母親當著兄弟二人的面訓斥一頓,說太平是好人也,若治罪太平,將不認兩個兒子。

也先帖木兒是個庸才,卻記住了母親的話。

他將奏報帶回御史臺與臺臣合議,有臺臣提議不如斷決屯田千戶參與經營屯田之事,撤換賀珅職務,將千戶所交由延安路管轄。

也先帖木兒想想也是個辦法,大筆刷刷刷在奏報上批准了事。

該奏報還未遞至樞密院,汝中柏就已探知此事,悄悄找到負責處置此事的交好的臺臣,又在奏報上添了“依條格處置”數字,才發往樞密院。

禿哈禿在奉元御史西臺察地治所與鞏卜班一起拜讀了奏報回批,兩人看得一頭霧水。

“都臺到底是何意?若是依畫條裁決,必然要治賀珅之罪,可是上面明明又寫著撤換賀珅職務,切割屯田之事。”禿哈禿反覆看了幾遍批文,仍是疑惑不解。

鞏卜班嘆道:“帝國正值多事之秋,難得有如此軍政俱全之材,憑一條私販鹽之罪便要裁撤他。監察大人,全國之境,莫說從鹽上獲點小利,就是直接印製假鈔亦大有人在,官位還不比賀珅低呢!”

禿哈禿辯道:“臺端大人,涓涓細流彙整合海的道理您應該懂得,小患不治大患難決呀。”

鞏卜班突然想起一事,問道:“你不是說邠王麾下也參與販私鹽麼?怎麼不見都臺批示?”

“唉,您想想,察罕腦兒宣慰司締屬宣政院,宣政院是直接歸皇后、太子管轄,都臺能把禍水引往奇皇后身上麼?”

鞏卜班怒道:“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自古就有之理。依我看,以其說治罪賀珅,不如說治罪太平!”

禿哈禿應道:“話雖如此,我等做臣子的,也只有依令行事。臺端大人,您別忘了,你也是御史官!”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