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珅率軍來到奉元才發現,原來金湯寨才是人間天堂。
才短短三個月時間,奉元已面目全非,遠近村莊人心浮動,無心勞作。
軍隊前鋒進至奉元城東北安西王府遺址時,正好遇見一支額頭上搽紅泥的武裝在焚燒村莊。
村莊內外火光熊熊,被打倒在地的村民衣冠不整,身上糊滿粘稠的血液。
馮開鄆領著前鋒一百餘輕騎兵與劫掠武裝打了個照面,雙方二話不說交上了手。
雖然這夥人有數百人之眾,但是馮開鄆的輕騎兵幾乎武裝到了牙齒。騎兵們策馬而前,反覆衝鋒數次,將劫掠武裝衝為幾段,首尾難顧。
不到一柱香時間,敵人丟下十幾具屍首,四散而逃。
馮開鄆沒有貪功追擊,待中軍、後軍抵達後,才全軍齊頭並進,前行至東門景風門。
要說現在的奉元城也真讓人無語。忽必烈二子忙哥剌封王陝西時,將奉元城修築成周長約八里的方城,東南西北各一道門,延續了蒙古人簡單粗暴的行事風格,讓腦子裡總迴盪著百萬人口唐長安的賀珅不忍直視。
景風門前並無護城河,屯戍軍八百騎兵直達城門下。
守城牌子頭領認出了賀珅,激動大呼:“是延安屯田軍,是賀將軍!”
牌子頭領一呼喊,龜縮在城垛內的守卒紛紛冒出了腦袋。
屯戍軍進入東門,沿舊景風街一路前行。此時的屯戍軍騎兵滿裝齊備,軍紀嚴明,引得兩旁民居內百姓紛紛出門圍觀,看到殺氣騰騰的軍隊,百姓們歡聲如雷。
軍隊開至馬巷口對面的開元寺,引路的探馬赤軍將軍隊領進寺內休息。
而賀珅、範離、馮開鄆三人則直奔理問所對門的行省公衙。
月魯帖木兒聽聞屯戍軍抵達,大喜。親自出公衙大門外迎接賀珅等人。
“平章大人,軍情緊急,末將未及呈報豫王殿下,臨行前才由達魯花赤將軍親往鳳翔王相府稟報。”賀珅面見月魯如是說。
月魯帖木兒將三人迎進公衙,急急說道:“這等繁文縟節你就別去操心了,我亦會發公文陳請的,現在你要做的事是如何確保奉元城安穩。”
月魯帖木兒將奉元周邊的紅巾賊情簡要的說了一遍。
在月魯帖木兒看來,只要保住省城不受威脅,不管殺多少逆賊都可。
賀珅想了想,說道:“此次屯田軍輕騎兵匆匆起營,輜重糧草兵器等均未備齊,需要平章大人支援。”
月魯帖木兒道:“都什麼時候了,你還考慮這些事。雜造局裡的弓弩刀槍你任取,本官也不管它大都總局的攤派了,先保我境安寧再說。”
“平章大人,末將以為,屯田軍此次前來,不應只拱衛行省,必須將鴻門、商州等地反民一併清剿或勸返,將出頭之鳥打下來,方能起震懾效用。”
月魯帖木兒問道:“你帶了多少兵來?”
“八百。”
“八百你就敢誇下海口肅清紅巾逆賊?你可知參與逆反的刁民有多少,快五千之眾!”
賀珅躬身應道:“平章大人,末將在此立下軍令狀,不管逆民有多少,屯田軍不清剿乾淨逆民,提人頭來見大人。”
先不說古代將軍們關於提人頭的套路是否合理,單單這份赴死的決心就足以表明戰將心跡。
“我以我血薦軒轅”,“不破樓蘭終不還”,“將軍百戰死”等等詩詞背後都是一顆赤膽忠心。
月魯帖木兒感動異常,連說三個好字。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