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雙瞳澄亮,難掩激動。
這枚玉牌中不僅有這些地域資訊,還有不少修行要點。
“當今各族修行體系有所差異,但都歸為修行九境。這前三大境分別是引氣、通玄和紫府,我們人族則對應了要分別打通氣海、絳宮、泥丸這三大丹田,直到三大丹田迴圈不息,便是脫胎換骨,鑄成神仙根基,晉升第四境‘脫胎’。”
“第一境引氣,需要引來天地靈氣打通氣海,種下黃芽,凝聚第一爐法力。也就是趙長老說的引氣入體。”
少蘅將玉牌擱置,右手食指有一下沒一下地敲在桌上,靜靜思考著。
她想起了自己之前看過的古書《青碧道法雜談》,其中記載著:“修行一事,聚靈於體,以身為爐,錘鍊造化。”
那一頁上還有一行不知道何人寫的註解:“靈氣一經修者煉化凝聚,便是化作法力,以‘爐’為衡量單位。”
而玉牌中的資訊更加詳細,第一境引氣是法力的積累,引氣入體,第一爐法力凝聚,黃芽隨之鑄成。
而這第一爐、三百爐、六百爐和九百爐,分別是引氣初期、中期、後期和圓滿的門檻。
一旦擁有九百爐法力,修士就有衝擊下一個大境‘通玄’的基礎。
千爐法力作為上限,能在破境前擁有越多的法力爐數,晉升後的根基就越牢固。
這枚玉牌是真一元宗所制,這等大宗門統計了門內千年來的弟子資訊,總結出個大致參考。
在領取宗門年俸的情況下,下品資質大概需要六十年才有機會晉升引氣後期,而中品資質能縮短為三十年,上品資質則在三年左右。
“下品和上品,六十比三,也就是二十倍的修行速度差。”
少蘅雙眉緊皺,她嘗試把更多的因素考慮進去。
“中品和上品資質的弟子可以直接進入內門,所獲得的修行資源和機會本來就更多。但按照玉牌資訊,資質強的人經脈寬廣,加上修行上乘功法,同境界下所需要的靈氣本就更多……不知道這兩點是否可以扯平?”
她琢磨了一會兒,到底是因為踏入一個全新的修行世界,常識類的資訊都儲備不足,沒研究出什麼東西來,也就擱置開去。
少蘅起身離椅,再盤膝坐在床榻上。
回想著玉牌中的引氣要點,她五心朝天,嘗試默唸口訣的同時,將意識放空。
“靜虛感靈妙,天地萬法源……”
少蘅以往閱覽那些晦澀的經文典籍都能無師自通,可見悟性極好。她默唸口訣也絕不是無效重複,不過片刻,果真品咂出其中妙處。
她閉著雙眼,但分明能感覺到自己身邊浮動著各色光點,混作一團又一團,流光溢彩,煞是好看。
白青黑赤黃。
金木水火土。
除了世間罕見的絕地,天地靈氣或許有側重失衡,但都是五行俱全,適用於任何修士吐納。
但修士會依據自身的資質跟腳,以及修行的功法所需,更有選擇性地吞納天地靈氣。
好比一個資質偏水行的修士,修行陰柔功法,如果在火山熔岩等火行靈氣遠高於其他四行靈氣的地方修行,其吞納火行靈氣後,就需要憑藉功法的周天迴圈,借五行相生將其轉化為功法所需的水行法力,才好用於道行增長。
這無疑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
少蘅被測出的資質不受五行所限,目前不用顧及太多,可視之後修行的功法再作側重。
而她此刻不過剛起了個念頭,那些靈氣光團竟飛快地朝自己衝來,如鳥歸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