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跟李冬生倆人吃的是大快朵頤。
白米飯一會兒一碗,一會兒一碗。
三叔也就罷了,沒想到李冬生這小子也這麼能吃。
一會兒功夫,就下去三碗白米飯了。
李秋生都忍不住說他:“我說,你悠著點啊,別撐壞了肚子。”
李冬生一邊扒拉著米飯,一邊含糊不清的說道:“這才多點啊,我能吃這麼五大碗。”
三叔也說道:“半大小子,吃窮老子,這小子現在比我都能吃。”
李秋生心說您老人家吃的也不少了。
便換了話題,說道:“三叔,我現在就琢磨著,你說他們兩邊這麼一折騰的話,會不會影響到咱們承包那片蘆葦地啊?”
三叔拿起酒瓶,咕咚咕咚灌了一大口酒,抹了把嘴,說道:“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只要他們兩邊鬥得越狠,對咱們就越有好處。為什麼呢?因為他們都想拉攏咱們啊。放心吧,蘆葦地沒啥問題。退一萬步來講,就算是蘆葦地咱拿不下,咱也可以去西邊溝鄧村去包嘛,他們那片蘆葦地更大。而且,養鴨子這一行啊,最掙錢的還不是養,而是中間的賣。我這琢磨著啊,多找幾個人,一塊來養鴨子,然後呢,咱們開個加工廠,從他們手裡收鴨肉、鴨毛、鴨蛋,鴨肉賣給外邊的飯店,鴨毛賣給服裝工廠,鴨蛋呢,就做成松花蛋、鹹鴨蛋往外賣,肯定比單純的養鴨子更掙錢。”
李秋生想了想,說道:“有道理,還是三叔想的遠,這買賣要真能幹成了,那咱們也成大老闆了。”
三叔說道:“大老闆也沒什麼了不起的,咱們就一步一步的來,中間也許會摔幾個跟頭,不過沒關係,爬起來繼續走就是了,能走多遠,這個就看命,老話不是說了嘛,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人來到這個世上,不是看你做成了多少事,而是看你做了多少事。只要咱們盡力去做了,那結果怎樣,說實話,不重要。大老闆怎麼了?老農民怎麼了?大魚大肉能吃,蘿蔔鹹菜也照樣餓不死人。”
李秋生聽了這番話,很受啟發。
就三叔的這番見地,說實話,他前世今生加起來都達不到。
可惜,前世他跟三叔這樣坐在一塊交流的次數太少了,沒有從三叔身上學到這些東西。
不然的話,他前世也不會那麼苦逼。
但是好在,老天爺又給了他一次機會。
這一世,跟三叔一起,說不定還真能幹出點成績來。
其實他也不要求多大的成績,首富什麼的他壓根兒沒去想,他現在就想著,能當個人人豔羨的大老闆,誰見了他都能高看一眼,就行了。
吃飽喝足,又跟三叔在這兒閒聊到了深夜,三叔跟李冬生兩人才回家去了。
李秋生也回小世界裡睡了一覺,醒來之後,餵了下雞羊,就從小世界裡出來了。
此時外面也就夜半時分。
李秋生拿著砍刀,又去後山了。
還是得繼續砍荊棘條子啊。
白天來砍的話,容易被人撞見,到時候他沒法解釋,還是晚上來砍方便些。
一路打著手電來到山上,還是昨天那地方,繼續砍了起來。
從半夜砍到天亮,吃了點東西,又繼續砍。
直到日上三竿了,李秋生才收工。
這大半個晚上的時間,又砍了一大堆的荊棘條子。
只是相比起小世界那邊圍羊圈所需要的,還差不少。
他要圍的那片羊圈,一面挨著小河,另外三面都要圍上籬笆牆,籬笆牆的長度,差不多得有十里地了,光刨那溝就刨了一個來月。
需要的荊棘條子,沒有十萬根也差不多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