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幼菱心中明悟頓生,只覺這先天一炁的流轉當真暗合天道至理。
她繼續沉浸在這玄妙狀態中,忽然察覺到幾縷格外清靈的炁息,竟如煙霞般升騰至上丹田,在紫府中氤氳流轉。
霎時間,神臺一片清明。
往日晦澀難解的疑難問題,此刻竟如撥雲見月般豁然開朗。
不覺間,漫天星輝已悄然褪去。
東方泛起魚肚白時,江幼菱體內靈氣已漸趨飽和,那陰陽旋渦也自行緩了下來。
再睜開眼時,晨露沾衣,竟已是翌日清晨。
“不錯,初次引氣便能堅持到破曉,是個沉心靜氣的。”
洪登元微微頷首,指著遠處漸亮的山巒。
“你可知為何子時靈氣最盛?因那時天地交泰,陰陽輪轉。而山川走勢、月相盈虧,皆會影響靈氣多寡。“
接著,他又遞過一枚玉簡,”往後修煉需知進退。每日寅卯之交修煉最佳,待你氣海擴充,自可延長時辰。”
江幼菱接過玉簡,卻有些不解,“您說子時靈氣最盛,又為何讓我在每日寅卯之交時修煉呢?”
洪登元捻鬚笑道,“子時靈氣雖盛,卻如烈酒易醉,只能用於引氣,並不適合初學者修煉。
你初入道途,寅卯之交的平旦之氣才是溫養經脈的上選,那時陽氣初萌而未熾,陰氣將退而未散,最合‘沖和’之道。”
江幼菱恍然,執弟子禮,“受教了。”
洪登元輕拍她肩頭,“去吧,五日後帶三個問題來尋我。”
江幼菱自山頂處踏著晨露下山,忽覺腳下輕盈如踏雲霧,往日需半個時辰的山路,今日竟一刻便走完了。
山風掠過耳畔時,她甚至能清晰聽見三十丈外溪水中錦鯉擺尾的“嘩啦“聲。
更奇妙的是,路旁草木在她眼中竟顯出不同色彩——
新抽的嫩芽泛著青玉般的光暈,而那株百年老松的枝葉間,隱約有金絲般的靈氣流轉。
她忍不住伸手觸碰松針,指尖剛觸及葉尖,便有一縷清涼氣息順經脈流入,與體內先天一炁水乳交融。
轉過山道時,忽見一隻翠鳥從眼前掠過。
在她此刻的眼中,那鳥兒振翅的動作竟似被放慢了數倍,每一片羽毛的顫動都清晰可辨。
“這就是靈氣淬體的效果麼……”
她撫過自己愈發瑩潤的手腕,發現連指甲都泛著珍珠般的色澤。
種種奇妙變化,當真是不可思議。
若非親身經歷,她說無論如何也不肯信的。
離開丹陽山,江幼菱回了百納峰的膳堂,領取了今日的朝食。
剛端起烏米飯,入口便蹙起眉頭——原本香甜軟糯的靈米,此刻竟如同嚼蠟般寡淡無味。
她又夾了一筷子醃筍,舌尖卻只嚐到一股土腥氣。
“怪事……”
她低頭看著碗中黑亮的米粒,忍不住蹙眉。
莫非是因為引氣入體之故,身體經由靈氣改造,已經無法接受這些毫無靈氣的食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