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宸的操作速度非常迅速,根本不像是才剛剛使用這個軟體幾天而已,甚至連邱陽和鄭軒,都沒法如此快速的完成模型構造。
講完了模型的問題之後,徐宸繼續說起自己的實驗方法。
“為了準確的觀察流體的流動情況,我們可以使用氫氣泡流動顯示的實驗方法。實驗所使用的自迴圈水槽,實驗段至少要五米,截面為0.8m×0.8m,水流速度最大值為每秒30厘米……”
看著徐宸已經詳細的說出了自己實驗思路的各個細節,王志恆、邱陽、鄭軒都是一臉驚愕的樣子。
正常來說,在王志恆剛為徐宸確定研究課題的時候,徐宸能有一個比較大致的思路,就已經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
可是徐宸明顯已經在腦海中制定好了自己的實驗方案,甚至連實驗使用模型、儀器的具體尺寸,徐宸都已經設定得非常精細了。
聽完了徐宸的所有實驗思路,王志恆也不禁啞口無言了起來。
憑藉自己的經驗,王志恆基本可以確定,徐宸的整個思路是完全可行的。
而徐宸對於這些實驗模型和實驗儀器的尺寸要求,也絕對不是隨便說個資料而已,而是真的有自己的心思在裡面的。
本來王志恆還想給徐宸幾天思考課題研究計劃的時間,現在看來,這個時間似乎也有些多餘了。
“徐宸,就按照你的這個思路開展實驗吧。一開始進行實驗操作的時候,不必太急於求成,正常按照實驗儀器的要求就可以。無論如何,一定要保證自己的安全。”
實驗操作是王志恆最擔心的部分,因為操作失誤而導致實驗儀器損傷倒只是其次,要是讓徐宸受傷的話,那損失可就大了。
這個專案整體上的安全性還是比較高的,不過工科實驗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些風險,這也是無法完全避免的事情。
“王老師,我一定會注意的。”
在準備好所有的實驗模型和實驗儀器之後,徐宸馬上便開始起了自己的研究。
在實際進行起實驗操作之後,徐宸也逐漸開始意識到了這個研究課題的一些棘手之處。
雖然徐宸已經確定好了實驗的研究計劃,可是想要得到有價值的實驗現象和實驗資料,需要進行非常多組的實驗,並根據情況對實驗裝置和引數進行調整。
“怎麼樣,徐宸,這個實驗沒有你想象之中的那麼簡單吧?像這個氫氣泡流動顯示實驗,氣泡產生的穩定性就很難控制。你得不斷的調整電壓和電極,才能夠讓氣泡穩定的產生。”
看到徐宸在實驗中受挫的樣子,鄭軒也忍不住在一旁說起自己的經驗。
為了防止徐宸出現什麼操作錯誤,王志恆特意讓鄭軒沒事兒的時候,多盯一盯徐宸的實驗。
類似的實驗鄭軒也是做過的,當時為了得到足夠理想的實驗效果,鄭軒可是反覆調整了幾天,才終於讓氫氣泡可以穩定的產生。
徐宸卻並沒有去理會鄭軒的話,透過前幾次實驗所得到的資料,徐宸在大腦中快速的進行著計算,並對實驗引數進行著修正。
“將電壓再降低0.16V,生成的氫氣泡大小和頻率,應該就可以穩定下來了。”
幾次的實驗,已經讓徐宸對於整個實驗模型非常的清晰了,這讓徐宸可以在大腦中,直接將同樣的實驗給準確的模擬出來。
在對電極電壓進行這樣的調整之後,果然過了一會,氫氣泡真的穩定的生成了起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