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道‘分割邊’的題,還有一道不等式的證明。那兩道題你做出來了嗎?我不知道我做得對不對。”
“寫倒是寫了,不過不知道思路對不對。我們先把題目還原一下吧。”
說著,潘浩和陳宇博拿出本子,直接還原起了剛剛的那兩道題目。
看潘浩和陳宇博研究起這些數學題,艾因有些無奈的說道:
“這兩道題我看了一眼,就知道自己不會做。反正這都是跟物理沒有什麼關係的數學題,我以後也不會研究這種題目。”
“艾因,你這麼說就有些狹隘了。牛頓就是數學物理雙修,才能夠在物理學上面有如此高的造詣的。”
牛頓除了在物理學上提出萬有引力定律、物體運動三大定律等重要理論,也同樣是微積分的發明者之一。
“可是愛因斯坦的數學也很一般啊,這也不影響他創立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的數學水平其實也很強大,只是沒有頂級數學家那麼強罷了。要不是有足夠紮實的數學基礎,他肯定是無法做出那麼多物理研究成果的……”
徐宸並沒有加入到他們的談話之中,不過聽著他們的談話,徐宸還是感覺非常有趣的。
在十五班的時候,大家課後談論的無非是一些體育比賽、娛樂八卦,從來沒有誰談論過類似的話題。
或許他們在普通人之中都算是異類了,而與這些“異類”待在一起,徐宸反倒是有一種找到組織的感覺。
就在這個時候,潘浩和陳宇博對一道題目的條件出現了一些分歧。
“我記得這道題目的條件,應該是有33×33的方格紙,每個小方格染三種顏色之一……”
“前面的條件沒問題,後面的條件是要求兩個相鄰的小方格顏色不同,則稱這樣的公共邊為‘分割邊’,最後求分割邊的條數最小值……”
看著潘浩和陳宇博對這道題目的條件爭論不休的樣子,艾因連忙插嘴道:
“哎,你們有題目條件記不住,就問徐宸啊,徐宸肯定是能夠記住的。”
聽艾因這麼說,潘浩和陳宇博這才想起,在他們旁邊還坐著這樣的一個“數學大神”。
因為徐宸一直都沒怎麼說話,這讓他們一不小心就忽視了徐宸的存在。
而雖然在艾因的口中,徐宸是一個“數學大神”級的人物,但除了剛剛徐宸交卷的速度非常快之外,潘浩和陳宇博還尚未真正領略徐宸數學的強大之處。
“徐宸,這道題的條件,你還能夠記得嗎?”
“嗯……我試著還原一下吧。”
接過潘浩遞來的紙筆,徐宸馬上就復原起了那一道題目。
其實對於自己做過的題目,徐宸都是可以記得非常清楚的,就算其中有一兩個字可能有些出入,但肯定還是不會影響到題目的意思的。
為了能夠讓潘浩和陳宇博更好的回憶這道題目,徐宸索性按照自己的記憶,將題目原原本本的還原了出來。
“好了,基本就是這樣的條件。”
在徐宸寫好這道題目之後,潘浩和陳宇博都趕緊湊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