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起自己上一次出去玩,已經是剛上初中時的事情了。
那個時候,徐剛和宋玉蘭還沒有分開,而徐宸的性格雖然也有些內向孤僻,但也沒有達到那種非常古怪的程度。
後來隨著這種狀況越發的嚴重起來,徐宸也逐漸將自己封閉了起來,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
徐宸其實並不喜歡這樣的自己,只是如果能讓自己不那麼痛苦的話,這卻是他能夠做出的最好的選擇了。
但在最近的這幾個月時間裡,徐宸的狀態卻在悄然之間,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徐宸逐漸找到了更多讓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特別是想到自己未來有機會去研究飛行器,讓徐宸的心裡一直充滿著希望。
而數競本身雖然沒有讓徐宸多麼的感興趣,但在參與數競的過程中,徐宸也認識了幾個新的“朋友”。
他們不像之前徐宸接觸的人那樣,把自己當作異類一般的存在,而是能夠理解自己,關心自己。
雖然徐宸也不知道,他們是否真的把自己當作朋友,但至少在徐宸的心中,他們已經算是自己的朋友了。
…………
次日上午,數競組委會安排的專家報告正式開始了。
雖然之前有很多學生,在考試結束之後都叫囂著不去參加專家報告了,但在組委會和各隊領隊的要求之下,他們也還是來到了報告現場。
徐宸自然也沒有缺席,既然這些做報告很多都是全國頂級的數學專家,應該還是能夠從中學到一些東西的。
而如果實際的報告真的沒有價值,徐宸也可以在下面隨便做些其他的事情打發時間,只要不影響到其他人就好。
會場裡坐著這麼多學生,並不會有誰在乎每個學生在下面都在做些什麼,基本就相當於一場大型的公開課了。
報告的開始,先是由一位數競組委會的代表上臺講話。
這位代表主要講了一些有關高中競賽的事情,包括數競的發展歷程、數競的核心內容、一些數競的經驗、數競未來的展望等等。
對於這些內容,徐宸基本上是沒有什麼興趣的,畢竟徐宸參加數競的目的,只是為了能夠獲得大學保送資格而已。
和徐宸有著相似感覺的學生也不少,雖然他們不像徐宸那樣對數競無感,但在數競決賽考試已經結束之後,再去討論這些問題確實沒有什麼意義了。
好在這位代表的發言時間並不算長,講了十多分鐘之後,便輪到真正的專家上臺進行報告。
第一位專家是一位來自川蜀大學的數學老師,講述了主要內容是高中數競與未來數學研究之間的關係。
在他的觀點之中,高中數競只能算是做數學研究的啟蒙而已。
甚至因為高中數競的應試性,這導致即便考生能夠在高中數競中考取高分,也無法代表考生就有非常強的數學研究能力。
對於這位老師的觀點,徐宸還是比較認同的,說起來,徐宸也只是對數競沒有什麼興趣而已,但對真正的數學,徐宸還是非常喜歡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