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徐剛就是大學數學老師的緣故,小時候去徐剛辦公室的時候,徐宸就會經常看一些遠遠超過自己當時年齡段的數學知識,並聽徐剛去講解這些知識的意義。
這算是徐宸真正的數學啟蒙了,也是徐宸早早就能夠自學大學數學知識的重要前提。
接下來,這位老師結合自身的一些經驗,給出了在座的學生們未來的建議。
“其實大家今天坐在這裡,足以說明大家的數學能力都是非常強的,數學基礎也非常好。在上大學之後,我建議大家在繼續強化基礎數學知識的時候,也能夠早一些接觸真正的數學研究,特別是那些進入國集,提前被保送的學生。”
這位來自於川蜀大學的數學老師做完報告之後,第二位登臺的,是一位來自於燕京大學的數學教授。
這位燕大數學教授名叫馬啟賢,算是這次專家報告活動中,級別最高的一位專家了。
與那位川大的老師不同的是,馬啟賢主要講的內容,是一些在數學研究之中,真正會用到的一些概念和方法,以及自己正在研究的一些方向。
一開始的時候,大家都因為馬啟賢的燕大教授身份,對他的報告表現出了比較大的熱情,大多都在集中精力聽著馬啟賢的報告。
不過隨著報告的逐漸進行,他們卻逐漸跟不上了馬啟賢的節奏,有些聽不懂馬啟賢到底在講些什麼了。
甚至有些學生,已經在下面小聲的議論了起來。
“這個教授所說的‘貝葉斯分位迴歸’,到底是什麼意思啊?”
“好像就是一種統計方法吧,具體的我也聽不太懂。”
“哎,我感覺他講的這些東西,比之前的數競決賽題目都難出太多了。數競決賽題目有的就算做不出來,但至少題目也是能夠讀懂的。”
而與其他學生不同的是,坐在報告現場一個角落位置的劉婉如,依然在認真的聽著馬啟賢的講解,並不時的在思考著什麼。
在馬啟賢的講述之下,劉婉如已經完全理解了“貝葉斯分位迴歸”相關的概念,甚至還有了一些其他的想法。
在這些想法逐漸成熟起來之後,劉婉如直接在本子上寫了起來。
“如果我的想法沒有錯的話……將這個方法進行一些改進,應該能夠將貝葉斯分位迴歸的計算,變得更加的高效。”
剛剛那位川大老師的話,給了劉婉如不小的觸動,這也讓她現在就開始嘗試著研究了起來。
不過當劉婉如真正的動筆分析起來之後,才知道做數學研究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做數學研究,並不像做數學題目那樣,有著明確的問題和參考答案,而是需要自己首先確定研究的問題是什麼。
而且這個問題很有可能就沒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法,甚至會是一個根本無法解決的問題。
“好了,今天我就先講這麼多。我講這些東西,也只是給大家一個啟蒙而已,如果你們能夠聽懂一些的話就太好了,聽不懂也是非常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