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邱陽的講述,徐宸知道這位羅振教授的能力一定也不會簡單,這次去蓉城出差,說不定就是參加某個大專案的研究。
又過了幾分鐘之後,實驗室的門被開啟了。
“抱歉啊,剛出差回來,耽誤大家的時間了。”
“哎,羅老師,別這麼說,你剛出差回來,沒休息就直接來實驗室,就已經夠辛苦了。”
徐宸也能夠看出,羅振的臉上確實顯露出了一些疲態,雙眼外的黑眼圈清晰可見。
但羅振依然馬上便進入了工作狀態,似乎絲毫沒有受到影響。
“在開會之前,我先介紹一位實驗室的新成員。這位是徐宸,是我們這屆新入學的本科生,也是一位非常有天賦的學生……”
除了王志恆、邱陽、鄭軒幾個之前跟徐宸有過接觸的人之外,實驗室的很多人對徐宸並不瞭解。
正常來說,如果只是一個本科生的話,並不會進入到實驗室,也不至於讓王志恆這樣隆重的去介紹。
但大家也沒有多想什麼,只當作這是王志恆對實驗室新人的常規介紹罷了。
簡單的介紹徐宸給大家認識之後,王志恆便說起了這次的研究課題。
“前一陣子我去百島參加航展,正好遇到了賀輝院士。賀院士先是肯定了我們之前的研究成果,不過還是提出了一些我們急需去解決的問題……”
王志恆將那天賀輝跟自己聊的內容,大致的向實驗室的其他成員們講述了過去。
聽王志恆講述著這一切,羅振卻馬上發現了問題所在。
“王老師,所以你在百島的時候,就決定接下這個課題了?”
“嗯,其實我當時也猶豫了一會兒,但最終還是決定接下來了。”
羅振聞言,卻是輕輕的嘆了一口氣,心裡似乎在擔心著什麼。
想了想,羅振還是說道:
“王老師,這個課題做起來可沒有那麼容易的,之前我們早就嘗試過對SST湍流模型進行改進了,但每次的模擬結果都沒有那麼盡如人意……”
羅振也全程參與了上一次的專案,對於這些問題的瞭解程度絲毫不亞於王志恆。
意識到自己的語氣可能有些過了,羅振又補充道:
“我的意思倒不是這個課題做不出來,只是我們最好找到一些方向,再跟賀院士他們正式簽訂合作協議。要是我們的研究一直沒有進展,這對我們來說就太被動了。”
見羅振表現出了這樣的態度,王志恆卻並沒有生氣,反而確定了自己並沒有看錯人。
在賀輝剛剛給自己說這件事情的時候,王志恆幾乎也有著完全一樣的反應。
因為對這個完成這個課題研究的顧忌,王志恆當時也沒敢馬上就接下這個課題。
直到後來徐宸的出現,提出了兩個非常具有建設性的改進方向之後,王志恆這才下定決心接下了這個研究課題。
“別急,羅老師,我肯定是在有一定的把握之後,才會接下這個課題的。事實上,我們現在已經有了比較明確的研究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