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在御前的香燭即將熄滅。
守在旁邊報時的太監精準報時,共不足百名考生,大半都露出明顯的慌亂之色。
皇帝回神,又看了眼沈毓珩的方向。
發現就在自己走神的功夫,沈毓珩已經將自己的答卷檢查了一邊。
聽到鐘聲,也只是施施然收起筆墨,斂眸看著試卷上的試題,看起來頗為淡定。
皇帝又默默在心中叫了便好。
這才是太子的血脈,八方不動,果然有幾分蕭昃年輕時的樣子,就連和年輕時的自己相比。
也不遑多讓。
殿試考卷,皇帝親自批閱。
他最先關注的自然是沈毓珩的作答。
這些題目都是自己親手挑選出來,用來考校朝中新興力量的試題,就連現有的官員,也不一定能做到盡善盡美。
也就顯得這群尚沒有入朝為官之人,出挑者更彌足珍貴。
看到沈毓珩的答卷之後,皇帝忍不住連連點頭。
十分滿意。
反覆看了好幾遍之後,皇帝感慨著,看向手邊的硃砂筆。
心想,無論如何,沈毓珩這個狀元是拿定了。
“沈毓珩……他似乎在鄉試也是榜首?”皇帝頭也不回地問了聲。
大太監德才思索不過一瞬,就點點頭,諂媚道:“陛下獨具慧眼,這沈毓珩,已經連中兩元,若是這次再中,那就是當之無愧的三元及第了!”
“好!”
皇帝有些激動。
又將試卷看了一遍,忍不住誇讚道:“字句珠璣,眼光老辣不失鋒芒,觀點一陣見血,直指要害,這般人才若是進入朝中,也是我朝一大幸事。”
他正要將沈毓珩劃歸本次的狀元。
但餘光卻瞥見另一張同樣優秀的考卷。
方才沒有注意到名字,這次一看,竟是姓顧。
顧清……
仔細看了來歷,皇帝皺了皺眉,心下不悅。
這不顯山不露水的顧清,竟然是顧昭昭的父親顧太傅的最後一名弟子,乃是顧昭昭手下一員。
“此人……”皇帝的筆尖懸在半空,好半晌猶豫。
在內心一番抉擇,反覆思量顧昭昭和顧清,乃至沈毓珩之間的取捨。
這顧清忽然冒出來,一舉進入殿試,明擺著就是顧昭昭乃是站在她那邊的文人一脈,這次極力推崇的物件。
此人,或許有大用。
而顧昭昭乃是蕭昃板上釘釘的太子妃。
就算將顧清抬上來,將來也只會是蕭昃的助力,無論誰當這個狀元,好處最後都會落在太子的頭上。
想清楚這一點之後。
皇帝有了主意。
他遺憾地收起沈毓珩的試卷,又將顧清的考卷拿來反覆比對,最終無聲嘆了口氣。
……
殿試結果很快出來。
等候結果的這段時間,竇紅胭反倒不著急了。
她堅信沈毓珩定是這一批最為優秀的,三元及第,沈毓珩絕不在話下。
等宮中傳出訊息時,她看清聖旨,臉上的笑意不減,但憑空多了幾分冷意。
前三名的名字已經公佈。
第一名是一個她此前從未聽說過的名字,也看不出來歷的……顧清?
她強忍著不悅,繼續向下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