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熊崩潰之際,留下了一大堆令世人震驚的大殺器。
裡海怪物,暴風雪太空梭,大黑魚,白天鵝。
然而毛熊的行李箱,連最基本的輪子都沒有。
九十年代翻遍整個毛熊境內,都找不到一個能夠生產帶輪行李箱的企業。
每年。
毛熊皮鞋商品,剩餘堆積超過四千萬雙。
到了第二年,繼續按照計劃生產。
堆積在倉庫的皮鞋,彷彿被人遺忘了。
絲毫不影響第二年的計劃生產量。
不是穿不完,而是質量太差。
老百姓寧可買其他東方陣營國家的皮鞋,也不願意買價格更便宜的國產皮鞋。
毛熊能將宇航員送上宇宙,能夠製造出人類最早的空間站。
偏偏。
解決不了皮鞋掉跟的問題。
皮鞋產量全球第一,毛熊每年進口的皮鞋數量,全球第五。
年進口皮鞋量,大部分時間徘徊在七千萬到一億左右。
即便是最最簡單的膠鞋,毛熊也要大量進口。
單是1963,龍國向毛熊出口了差不多一千萬雙膠鞋。
沒看錯,就是這麼魔幻。
至於毛熊的食品問題……
張君露出了狡黠的壞笑。
“各位首長,或許在大家看來,毛熊這麼做是要坑死我們,讓我們一輩子給他們當長工。”
“但是對我而來,毛熊就像是一隻貓科動物,主動將肚皮露給我們。”
“你是說……軟肋?”
年輕時,二長老博覽群書,興趣廣泛。
知曉貓的肚皮是它最薄弱的位置,也是命脈所在。
相當於蛇的七寸。
“沒錯,軟肋!”
張君滔滔不絕地說道:“在非毛熊本國民眾看來,毛熊絕對稱得上是物產豐富,老百姓豐衣足食,不缺各種食品。”
“這麼說倒是也沒錯,但是不缺食物,不代表毛熊沒有食品問題。”
“恰恰相反,毛熊的食品問題是一個基本無解的問題。”
“和他們的各類輕工業產品一樣,毛熊的副食品同樣是管飽不管好。”
“能讓你吃飽,至於說吃好,這輩子都沒可能。”
張君現場舉例。
毛熊對於食品,有著一種近乎變態的極端。
一邊大肆宣揚健康食品論調,新鮮的才是最好的。
進而導致毛熊絕大多數的食品,保質期短得可憐。
毛熊國土面積巨大。
保質期短,代表大部分食物都會在路上壞掉。
農村地區每天有著繁重的食物輸出任務。
然後這些食物到了毛熊各個城市,起碼要壞掉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