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宋

第14章 訂親

臘月二十六這天,趙重陽和劉玉波帶著三個鐵匠及家人來到劉家村。趙重陽讓二舅舅把賬算清楚,把劉家的錢先拿過去,他們好分錢給劉家族人,好些人家都等著這筆錢過年用。

因為劉家的鐵器坊和作坊與趙家不同,劉玉華他們這一房作為謫長房後代,雖然世代貴為族長,掌管族中大事,但作坊是全族人所有,他們這一房只佔一半的所有權,其他各房佔一半。

所以,每一年都要拿一半的利潤出來分給大家。

而趙重陽家產業是他們這一房的老祖宗單獨傳下的,所有產業屬於他家獨有。

只是因為他家最有錢,所以族中和村莊的公益事業,都是他一家出錢辦好,從不假手他人,也從不分攤給其他人。因此,他們這一房的當家人,就世代成了族長和村長。

在劉家全族人高高興興享受趙重陽給他們帶來的紅利驚喜時,趙重陽則在考慮怎樣改良火藥的問題。並準備將燧發槍正式提上研發日程。

趙重陽知道,梁山一百零八將中,有個轟天雷凌振,其父林壯飛是卞京某爆竹作坊的師傅。

端午節前夕,趙重陽就讓父親派人上京聯絡,十日前,已將凌家一家人高薪請到趙家莊。

但趙重陽一直沒有抽出時間與凌家父子商討,怎樣安排他們的工作問題。一家子就暫時在趙家莊閒耍起。

凌振的父親叫凌壯飛,三十八歲,身高一米七左右。凌振的大哥凌歡,二十二歲,已婚,有一個三歲多的女兒。

凌振十五歲,加上凌振的母親和嫂子,全家共六口人。

趙重陽讓父親在趙家大院內專門為凌振一家子修建了一個獨立的小院子,讓他們一家子在小院住下。

他們一家子都是靠手藝吃飯的人,並不是很富有,在京城寸土寸金的地方,全家也只有兩三間窄窄的小屋安身。

到了這裡,一下子住上這樣漂亮的小院,兩層一底的主樓,另有獨立的廚房和男女廁所,又寬厰又舒適。

趙重陽給他們父子三人一個月一百貫錢的月錢,這比去請他們時趙家人說的父子三人七十貫的錢多了三十貫,恰好是他們父子三人在京城月錢的十倍。

至於火藥和火器的研發工作作坊,他就打算建在江邊。

建在江邊自己家碼頭那裡,離新建的造紙坊三四百米遠的地方,建了一個獨立的土牆院子先用著,待水泥燒製成功後,再用水力造一個稍大的工作坊。這樣趙重陽的火器研發就慢慢地開始起步了……

臘月二十六這天下午,趙重陽剛安排完凌家父子的工作,王鎮南就帶著十六歲多的小兒子王達平來到趙家莊,請趙無忌夫婦做媒,將趙重陽的表姐劉巧雲介紹給王達平。

王達平允文允武,與趙重陽一樣,已經是秀才身份,且學業也不錯。準備明年參加府試,考取舉人功名。

王達平不足十七歲,有一米七三,在這個年齡段,屬於中上個子。由於自幼練武,雖然功課不錯(縣試進了前十),但卻沒有一般文人的酸腐之氣。

劉巧雲的容顏好,還是趙重陽師徒上次去南京時,王達平聽趙重陽說的。

其實劉巧雲不僅漂亮,而且聰明能幹,現在也在幫著家裡管帳。

對於王家父子的請求,趙莊主夫婦自然同意,很樂意促成此事。

畢竟現在大家都是合作物件,互相知根知底,王家二公子確實不錯。當然,這一切還要劉玉華夫妻倆和劉巧雲點頭。

於是,趙重陽建議父母,讓家裡的車伕用馬車去把舅舅和表姐先接過來(由於運輸的需要,趙重陽不惜花大價錢,買了二十匹馬來運貨物),先互相認識一下,雙方認為可以,明天才到劉家去納聘,正式提親。

下午五點左右,劉家父女到了。王達平見了劉巧雲,比他自己在心裡想象的還要漂亮,心裡越發喜歡。

劉家父女已經看了趙重陽寫的便條,趙無忌、劉玉貞夫婦與雙方介紹時,劉家父女倆又專門看了王達平,覺得這小夥子溫文儒雅,相貌堂堂,人確實不錯,符合劉家擇婿的標準。

雙方見了面後,劉玉貞就將侄女叫進去問話,看一下劉巧雲的第一印象。

在外面,劉父倒是表了態,認為王達平這小夥子不錯,只要自己的女兒沒意見,自己也就同意了。

劉巧雲隨姑姑進去後,劉玉貞便問侄女:“雲兒,你覺得王家二公子如何?如果沒有意見,就把你的終身大事定了哈。”

劉巧雲畢竟是一個沒有見過世面的大姑娘,雖然心裡願意,也不好意思直接表態,只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全憑姑姑和父母做主。”

劉玉貞聽她如此說,便知她心裡是願意的。出來對眾人道:“雲兒對二公子印象好,沒有什麼意見。”這樣,雙方基本上將王達平和劉巧雲的婚事定了下來。

大家一起閒談了一會兒,僕人把晚餐準備好後,賓主一同共進晚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