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集團這兩日動作連連,不僅在加速為承運和多桑爭奪市面上更多的合作資源,而且鄧家千金調任MY資投,跟在鄧奇峰的得力愛將-趙剛的身邊,直接考察傳媒領域的新技術專案。
承運採取的是降價傾銷來覆蓋更多的B端客戶,走薄利多銷的模式。但這個模式捆綁了多桑的業務,以此來儘快地開啟多桑的增量,以便收回市場利潤,從而能夠更快地幫助MY拿下其他的併購專案。
如此一帶二,二帶三,三帶四,迅速地鋪開了鄧家在傳媒技術方面的影響力,從而反向帶動了M集團股市的一連三漲,重新穩住了承運在市場上的估值。
而反觀K集團,自從旗下的安顧傳媒和新北傳媒併購後,彼此之間的協同作用並沒有那麼的明顯。不管是安顧可以賦能所帶來的大量客戶,還是新北的幾項技術營銷,兩家公司或者因為企業文化的差異,又或是因為適應性的顧慮,雖然走得穩紮穩打,但是市場鋪開率和新客增長率等都沒有M的承運併購多桑後的亮眼。
多桑併購案所帶來的賦能效應很受部分人士的追捧,MY也因此名聲大噪,有不少專案方主動過來談合作。
鄧倩倩這些時日忙得腳不停蹄。
等她知道周羽生住院的事情時,已經是半個月之後的事情。她愣了愣地看著桌子上堆疊著高高的專案報告,揮了揮手,沒有抬頭。不管將來會發生什麼,她比過去的任何一個時刻都更加明白自己的價值,或者說是將來的價值。
她必須在周羽生回來之後,一鼓作氣地真正拿下他,為此她必須把自己的武器磨得更加鋒利。
楊若安此時的心態同鄧倩倩的,卻是截然不同。自從她上次在病房裡同周羽生講清楚要分手之後,不僅沒有達到預計的結果,反而引起了相反的效果。
沈玉璟將安顧,新北,QT和顧北,四方需要對接的所有活,全部都丟給了楊若安。自己則分秒不停地驅車北上直奔G城,美其名曰是去全力拓展市場,實則是想甩開周羽生這個佔有慾有些變態的老闆,過一些自由自在的瀟灑日子。
所以她現在的時間可以分為上班的時間和周羽生的時間。如果不是知道其中一些內部,她被煩得幾乎要認為這個以胃病相威脅的人絕對是他哥周羽雄的敵對份子,否則怎麼會在這麼關鍵的時候總是出來搗亂呢?
周羽生堅持送走了周順德和顧煜玲之後,當天便辦理了出院手續,就一直窩在了楊若安的公寓。
楊若安起初被他嚇了一跳,後來便隨他折騰家裡的一切,自己則拿電腦天天下班後在客廳裡梳理今天的紀要和明天的工作安排,四家公司抽出的都是最精銳的技術團隊,每天都在推進著資料在晶片載體上的容納極限。
她是裡面唯一一個不是技術出身,卻要在四個團隊之間互相周旋的人。而從新北併購後,很快就會迎來第一個季度的盈利情況,整個新北的人最近都忙得頭也不抬,鉚足了勁要在這最後一個月衝一把。
周羽生煮好了小米粥過來催她的時候,便見她支著腦袋對著電腦裡lighten的各個枝丫絞盡腦汁地發呆,忍不住地開口道:“圍繞數字流的需求進行有效排列的預處理可以降低加速器模組的負擔,從而提高整體的效能。這應該才是他們正在試驗的目的。”
楊若安聞言點了點頭:下午頭腦風暴的時候,顧老師有談及想要緊湊模組的佈局,從而減少資料搬運所帶來的延遲問題,這其中幾方都重點提及了數字安排的影響。
這些討論談及的要點,她倒是都記錄了下來,但是要梳理成文,還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周羽生坐了過來,瞧著她在電腦上噼裡啪啦地敲了一陣子,又刪刪減減了大半,便問道:“要不,我來?”
楊若安扭頭盯了他一會兒,點了點頭,將電腦推了過去。
周羽生轉身去拿了一個金絲眼鏡戴上後,快速地瀏覽了一遍實時記錄的零碎內容後,抿著嘴先定了三個大標題後,然後開始在每個標題之下噼裡啪啦地先寫了起來,偶爾才去找幾個專有名詞進行復制黏貼,但一大部分都可以十分流暢地直接完成。
楊若安在一旁瞧著他的指尖飛快地在黑色鍵盤上跳動,好似看見了這雙鋼琴手在黑白的鋼琴鍵上重新跳起了舞:這些年,在音樂以外的世界裡,他們各自都在拼命地往腦子裡塞進了許多陌生的東西,以求能活下去。
她呆坐在一旁一動不動,不看WORD上所寫下的行行內容,而是盯著這雙手看得目不轉睛。
周羽生朝她撇了一眼,勾了唇角。
天生喜歡吃糖的人即便再百般地忍耐到最後才吃,也改變不來她依舊就是喜歡吃糖的本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