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始皇五巡,我偽造聖旨登基!

第452章 功過後人說!

“殿下!”

李斯率先開口,聲音裡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急促,他快步上前,甚至沒等嬴浩完全放下手中的奏報:

“臣今日觀《大秦日報》,那新式畫法……實在令人歎為觀止!袁禾、典韋二位,經此一畫,其名其功,必將傳揚四海,深入人心!”

馮去疾緊隨其後,捋著鬍鬚,眼中精光閃爍:

“殿下此策,真乃神來之筆!畫像之真,前所未有,遠勝千言萬語。袁禾之農事新功,典韋將軍之忠勇,藉由這‘素描’之術,瞬間便烙印於萬民心中。此等手段,於教化人心、激勵後進,效用無窮!”

他頓了頓,話鋒悄然一轉,語氣帶上了幾分恰到好處的感慨與自謙:

“只是……殿下,臣等老朽,為陛下、為殿下、為大秦效力多年,雖不敢言功勳卓著,卻也自問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懈怠。眼見新一代英傑嶄露頭角,名揚天下,臣等心中……既感欣慰,亦難免有些……唏噓啊。”

他微微搖頭,目光卻緊緊鎖在嬴浩臉上。

李斯立刻默契地接上,言辭更為直接:

“馮相所言,亦是臣肺腑之言。殿下以‘新一代人才’之名首推袁禾、典韋,立意高遠,臣等深為敬佩。然則,大秦能有今日之盛,非一日之功,亦非一代人之力。臣等雖駑鈍,亦願為大秦基業添磚加瓦,鞠躬盡瘁。殿下既開此宣傳之先河,惠澤新銳,不知……是否也可稍顧我等老臣?若能借此新法,將我大秦開國以來諸位老臣之微末功績、赤膽忠心,亦昭示於天下,使百姓知創業之艱難,守成之不易,或可收相得益彰之效?”

兩人一唱一和,意思再明白不過:

新秀能上報紙畫像,揚名立萬,我們這些勞苦功高的老臣,豈能落於人後?功勞需要被看見,名聲需要被鞏固!這“素描”畫像帶來的巨大聲望衝擊力,讓他們這些久經宦海沉浮的重臣也坐不住了。

嬴浩端坐案後,手指輕輕敲擊著光滑的桌面,臉上看不出太多表情,心中卻瞭然。

他早料到報紙宣傳的威力會震動朝堂,卻沒想到連李斯、馮去疾這樣位極人臣的人物,也會如此急切地親自下場“討要”這份“榮耀”。

“二位愛卿之心,本殿下明白。”

嬴浩的聲音平靜,聽不出波瀾,“袁禾、典韋,乃‘新一代人才宣傳’之始,旨在激勵後進,昭示我大秦後繼有人,未來可期。此乃長遠之策。至於為我大秦奠基、勞苦功高之老臣……”

他故意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李斯和馮去疾瞬間屏息凝神的臉。

“自然不可忽視,更不可遺忘。功勳卓著者,理應彪炳史冊,享萬民敬仰。”

嬴浩的語氣變得鄭重:

“二位愛卿之請,合情合理。孤允了。《大秦日報》將開闢‘砥柱中流’專欄,專為功勳卓著之老臣著文畫像,記錄其功績,彰顯其風骨。李相、馮相,當為此欄首批人選。”

這種他早就已經做好了決定的事情,自然沒有必要故意為難幾人。

隨著嬴浩的話語出口,李斯和馮去疾眼中瞬間爆發出難以抑制的喜色,緊繃的肩膀也鬆弛下來,連忙躬身行禮:

“臣等叩謝殿下恩典!殿下聖明!”

就在這時,一直站在一側,默默旁觀的公子扶蘇,忽然上前一步,神色卻異常莊重。

“二十一弟!”

扶蘇的聲音中帶著幾分急切:

“二位丞相所言極是,但我大秦能有今日之疆域遼闊、國富民強,首功當屬開創基業、一統六合的父皇!”

他微微提高了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崇敬:

“父皇雄才大略,橫掃六合,書同文,車同軌,築長城,定郡縣,功蓋三皇,德超五帝!此乃千秋偉業,萬世之功!父皇之英名偉績,更應藉助此‘素描’神技與報刊之力,廣佈於天下,使四海之內,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讓萬世子孫,皆銘記父皇開創之功!”

“也是因此,我提議要將父皇置於‘砥柱中流’之首,為父皇著文畫像,頌揚其不世之功!”

扶蘇的話語擲地有聲,充滿了對始皇帝嬴政的崇敬與孝心。

李斯和馮去疾聞言,心中暗贊公子仁孝的同時,也立刻反應了過來:

這種出大名的事情,自然不能繞開始皇帝專美己身。

如果不是長公子提醒的話,他們這次可就算是犯下大錯了。

“公子所言甚是!陛下功業,震古爍今,理應首當其衝,受萬民景仰!”

偏殿內一時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嬴浩身上。

頌揚皇帝,尤其是頌揚始皇帝這樣一位功績彪炳的帝王,在任何人看來都是天經地義、不容置疑的事情。

李斯、馮去疾甚至覺得,扶蘇這個提議簡直是神來之筆,嬴浩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同意。

然而,嬴浩的反應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他沒有立刻應允,反而是目光平靜地掃過扶蘇,然後落在李斯和馮去疾身上:

“父皇之功,如日月昭昭,山河為證,無需贅言,亦無需由我們來定義。”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更加清晰而堅定,帶著一種不容置喙的決斷:

“父皇乃千古一帝,其功過是非,當由後人評說,更應由……天下百家來評說!”

此言一出,舉座皆驚!

李斯和馮去疾猛地抬頭,眼中充滿了難以置信的愕然。扶蘇更是身軀微震,失聲道:

“二十一弟?!”

嬴浩彷彿沒有看到他們的震驚,繼續平靜地說道,每一個字都像重錘敲在眾人心上:

“我決定,在《大秦日報》開闢‘百家論始皇’專欄。”

“廣邀諸子百家——無論儒、法、道、墨、農、兵、陰陽……凡我大秦境內之學派,皆可投稿。文章內容,可頌揚父皇之功績,亦可評述父皇之政令得失。只要言之有據,持之有故,不涉惡意誹謗,不限立場觀點,皆可刊登。”

他看著扶蘇驚疑不定的臉,聲音放緩了些,卻依舊堅定:

“大兄,父皇乃開天闢地之雄主,其功業之大,影響之深,絕非一家之言、一派之論可以涵蓋。”

“只有在百家爭鳴的激辯中,在思想的碰撞與歷史的沉澱中,父皇之偉岸才能愈發清晰,愈發璀璨,讓天下人,讓後世,聽到不同的聲音,看到不同的角度,才能真正理解父皇這千古一帝的分量!”

他目光轉向李斯和馮去疾,那眼神銳利得彷彿能穿透人心:

“至於李相、馮相,以及諸位功勳老臣,‘砥柱中流’專欄,孤既已應允,自會安排。你們為大秦立下的汗馬功勞,孤不會忘記,大秦的史冊亦不會忘記。”

隨著嬴浩話音落下,院子內陷入一片死寂。

李斯和馮去疾徹底懵了,他們預想過嬴浩會欣然同意宣傳皇帝,也預想過嬴浩可能會又冒出什麼新奇的點子,但卻萬萬沒想到,嬴浩竟會丟擲如此石破天驚的想法——讓百家來公開評說始皇帝?!

這……這簡直是亙古未有之奇聞!

扶蘇臉色變幻,二十一弟的話顛覆了他一貫的認知。

頌揚父皇,不應該是天經地義、不容置疑的嗎?

為何要引入百家爭鳴?

甚至允許評述“得失”?

這……這難道不會損害父皇的威嚴?

目光落到嬴浩的身上,扶蘇很想提醒自家二十一弟一句,父皇只是假死,似你這等‘大逆不道之舉’,萬萬是要不得的!

但在最後一刻,扶蘇還是硬生生的忍耐了下來:

既然二十一弟會這麼說,那就必然會有他的道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