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軍除卻金銀的賞賜,升官也是應有之中,邢道榮更是從一個大頭兵一躍成為一屯屯將。
還有這段時間辛勤勞作的工匠,獻謀獻策的城中宿老,劉賢一個都沒落下。
當劉賢來到了一個縣中大戶的酒席上,劉賢道:“感謝諸家傾囊相助,若非有諸位慷慨解囊,吾也不能得此大勝。”
鄉紳們急忙站起來,為首的一個道:“將軍保境安民,我等如何捨不得些許財物?若是此時再做守財奴,只怕城破之日都成了張羨的了。”
劉賢誇讚鄉紳慷慨,鄉紳誇讚劉賢勇猛,花花轎子人抬人的道理大家都懂。
“將軍不可大意。”正當劉賢心中也有些飄飄然的時候,一聲截然不同的聲音傳來。
但見一個十八九,長相頗為俊美的青年文士道:“將軍此番劫營,雖然大挫長沙軍計程車氣,但是將軍萬不可懈怠,謹防長沙軍捲土重來才是。”
“此是何人?”劉賢指著這年輕文士道:“請卿放心,此番犒賞將士,只不過是酬昨夜之功。我更有兩千多將士在城牆上,在城牆外日夜不停地巡邏、守護。前車之鑑,後事之師,賢日夜不敢大意。”
旁邊的為首的鄉紳忙向劉賢解釋道:“此乃蔣公之子蔣琬,此子素有賢名,未有冒犯將軍的意思,還望將軍海涵。”
劉賢聞言心頭一驚,想不到昨夜得邢道榮,今天又能遇蔣琬,莫不是自己這幾天運道正昌?
“蔣公之子克捷而查闕,雖古賢君子弗如也!”說著,劉賢看向蔣琬的父親,道:“我是武將出身,身邊正缺少這等英傑,想請蔣琬到我身邊任職,蔣公意下如何?”
不待蔣公出言,劉賢又道:“吾甚愛此子,待戰事平定,自當為蔣琬謀劃,請蔣公不吝至寶。”
蔣琬父親頗有些為難的看向自己的兒子,在他心中其實已經十分意動,但是兵兇戰危,總歸有些不放心,方道:“蔣琬年幼,恐當不得將軍重用。”
蔣琬卻極為老道的擺擺手,示意父親住口,乃道:“湘鄉若破,蔣氏焉有活命之機?某雖不才、年幼,卻願意為將軍出力,還請將軍不吝賜教。”
劉賢哈哈大笑,心中十分開心,對著蔣琬道:“可曾表字?”
“草字公琰。”蔣琬不亢不卑的回道。
劉賢連連點頭,對蔣琬的喜愛之情溢於流表,當即將蔣琬留在身邊襄贊軍務。
這可是蜀漢四相之二一,諸葛亮真正意義上的接班人啊!
蔣琬此人為人中正,有威嚴,偏偏又不是個迂腐的,他上任以後大改諸葛亮的治國方針,從一切為軍事服務,改成復甦經濟。
單是這份眼光、膽略,足矣說明蔣琬不是凡品。而且蔣琬的功績還不止於此,他治理蜀漢期間能因地制宜,不過幾年的功夫就政通人和,蜀漢大治,為姜維九伐中原打下基礎。
並不是說諸葛亮不如蔣琬,只是此人有自己的政治主張,能根據國家的形勢制定政策,絕對算得上一時俊傑。
更可貴的是,此人是劉賢來到這個時代以來,所收服的第一個文官!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待麾下文官武將濟濟一堂之日,還怕不能反了劉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