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興大漢之荊南劉賢

第79章 徵南大將軍

桓階轉正為荊州刺史,負責荊南四郡政事;劉巴為交州刺史,負責交州政事。

至於空出來的荊南三郡的郡守,零陵太守交給了新投降的賴恭擔任,這個人是飽有才學之輩,治理一郡尚且遊刃有餘。

武陵太守則出乎意料,由原來士燮的長史程秉兼任,此地人口稀少,又是對抗劉表的第一線,又要治理當地的五溪蠻,非治政大才不可。

程秉是儒學大家,為人又不迂腐,再加上由桓階在側,治理一個武陵問題不大。

況且另一時空中此人官至孫權的太子太傅,太常,執政能力是有的。

同時,年僅十七歲的馬良則擔當武陵郡丞,負責撫慰五溪蠻事宜。

至於桂陽太守趙範,則升任徵南大將軍府功曹。

這是明升暗降,實際上是怕此人在桂陽亂搞,破壞了桓階的心血。

桂陽太守一職,則由原零陵督郵房誠擔任,此人在零陵兢兢業業多年,一直屬於無功無過,正好用來在桂陽延續桓階的治政方針。

潘浚被調往蒼梧,擔當蒼梧太守,接下來交州的政事以查詢蒼梧隱戶為主。

潘浚留下的鬱林太守則由交州避禍的薛綜擔任,此人能力決不在程秉之下。

另一時空中薛綜也是跟隨著士燮歸附孫權,先是出任中郎將,後來擔當合浦交趾太守,屢次升遷官至太子少傅,士林名聲雖然不及程秉,但是此人的治政能力卻遠超程秉。

值得一提的是,同在交州避禍的許靖也因為他的名聲大,被劉賢任命為徵南大將軍長史,雖然不負責具體的事物,卻極其優待。

其餘名士袁徽、劉熙則被任命為勸學從事,負責管理書籍,整治經典,教導學習。

這些人表面沒有什麼實際上的用處,但是他們的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名聲流傳極為廣泛。

如許靖,他在董卓專權時期,跟周毖曾經提拔荀爽、韓融、陳紀等人為公卿,提拔韓馥、劉岱、孔伷為刺史州牧,提拔張諮、陳邈為太守。

基本上東漢末年的諸侯,都跟他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袁徽更了不得,出身於陳郡袁氏,雖然跟汝南袁氏並非一族。

但是袁徽的乃是袁渙的從弟,後來袁霸的親弟弟,袁敏的親哥哥。

這三人日後在曹魏都身居高位,袁渙官至御史大夫,袁霸官至大司農,袁敏則擔當河堤謁者。

至於劉熙,也是難得的大才,此人擅長教導學生,如前文的程秉、薛綜,都是他的弟子。

可以說此人就是荊南版本的大儒宋忠。

其餘四軍主帥也各有升遷,以黃忠為鎮軍將軍,本部屯兵長沙,作為劉賢的中央軍護衛中央。

甘寧為折衝將軍,率領本部兵馬以及水師駐守羅縣,控制洞庭湖,也是拱衛中央。

魏延為振威將軍,率領本部鎮守漢壽,防備劉表。

文聘為揚武將軍,率領本部駐守廣信,這是為了接下來的清查隱戶做準備。

其餘人中,區景作為軍司馬加入魏延部,吳巨則作為校尉加入甘寧部。

四部兵馬各自休整,補充將士,訓練士卒,自是不提。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