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三十二年,白國一百四十三年(公元前628年)
晉文公和鄭文公相繼去世,這時杞子從鄭國秘密派人向秦公報告說:“鄭國人讓我掌管他們國都北門的鑰匙,如果君上偷偷派兵來襲擊,鄭國就可以得到了。”
秦穆公認為這次是一次絕好的機會,恰好晉國鄭國現在都處在群龍無首的狀態,於是為這事徵求蹇叔和百里傒的意見,兩人都說:
“興師動眾去襲擊遠方和秦國不接壤的國家,我是從來沒有聽說過這這樣的事。遠距離的行軍,軍隊勞累不堪,力量消耗殆盡,遠方的君主也會有所防備。恐怕不可以吧?軍隊的行動,鄭國是一定會知道的,勞師動眾而無所得,士兵們必然產生怨恨之心,我實在不知道這對於我秦國有什麼利。”
“兩位恐怕不知道吧!已經有內應了,到時候我們一到,他就開啟城門,這樣不就能輕而易舉的攻下鄭國了嗎?”
“君上啊!既然有人可以出賣鄭國,那怎麼知道我國沒有人把我們的事情通報給鄭國呢?另外,這天下沒有不勞而獲就可以輕易得到東西的道理啊!這是不符合天理的。”
“好了,二位是不知道內情,這是一次絕好的時機,我一定不會放棄。我已經決定了,頃刻就發兵,還請二位注重國政,為大軍提供好糧草軍備啊!”
秦穆公不顧蹇叔和百里奚的勸阻,執意發兵攻打鄭國,召見百里奚的兒子孟明視、蹇叔的兒子西乞術及從白乙丙三人,讓他們率軍從東門外出發。
其中的白乙丙是白國前來秦國出仕的軍事人才,白乙丙是白國公族,不過離當今白公的血脈已經很遠了,小時候的生活幾乎和庶民沒什麼兩樣,但是因為白國獨特的學府制度,使得白乙丙能夠進入學府學習。
在學府中,他尤愛軍略,從學府畢業後,為了改善家庭狀況,實現自我價值,毅然決然的前往列國尋求出仕,後來在秦國,在秦國獨有的客卿制度下,被秦穆公發掘。
春,秦軍向東進發,經過晉國的領地,經過周都洛邑的北門。左右兩邊的戰士都脫下戰盔,下車致敬,但是有三百輛兵車的戰士在戰車上沒有下車。
周王室的王孫滿看著從門口浩浩蕩蕩路過的秦軍,十分不滿的說:“哼,秦國的軍隊輕狂而不講禮貌,一定會失敗。輕狂就少謀略,沒禮貌就不謹慎。進入險境進而不謹慎,又缺少謀略,這樣的軍隊不失敗還等什麼呢?”
很快,秦國的軍隊行進到了滑國,遇到販運貨物的鄭國商人弦高,他正趕著十二頭牛打算到周都去販賣,看到秦國計程車兵,害怕被抓住殺死,就把牛獻給秦軍,恭敬地說:
“敝國國君聽說你們將要行軍經過敝國,所以遣我冒昧地來慰勞您的部下。雖然敝國不富裕,但您的部下要久住的話,住一天就供給一天的食糧;如果要走,就準備好那一夜的保衛工作。”
孟明視三人聽到鄭國已經知道了秦軍要來,十分吃驚,只好敷衍道:“哈哈,我們正是要想前往貴國借宿,還請貴國不要嫌棄我們人多啊!”
弦高一聽,就知道了秦軍要攻打鄭國,於是連忙讓手下回鄭國報信。
之後孟明視說:“鄭國已經有準備了,不能指望什麼了。進攻不能取勝,包圍又沒有後援的軍隊,我們還是回去吧!”
西乞術這時說:“我們不能空手回去吧!如果空手回去,不僅不好和君上交代,天下也會恥笑我秦國的。不如我們將滑國滅掉,對外就說我們是來討伐滑國的。”孟明視和白乙丙都同意了。
於是秦軍轉頭滅掉滑國就回秦國去了。在這個時候,晉文公的遺體還沒有安葬,晉襄公聽說秦國在這個時候攻滅了晉國的盟國滑國,氣憤的說道:
“秦國欺負我這個孤兒,利用國內有喪事的時機攻破我邊境的滑國。這是身為一個兒子可以忍受的嗎?是身為一個國君可以忍受的嗎?”
原軫說:“我聽說秦國違背蹇叔的意見,因為貪得無厭而使國人百姓勞苦不堪,這是白國也不允許的行為啊!上天送給我們這樣好的機會,送上門的好機會我們不能放棄啊,敵人一定不能輕易的放過。放走了敵人,就會產生後患,違背了天意,就會不吉利。所以我認為一定要討伐秦軍!”
這時欒枝說:“沒有報答秦國的恩惠而去攻打它的軍隊,難道對得起先君文公嗎?”
先軫說:“秦國不為我們的新喪舉哀,卻討伐我們的同盟國,這是秦國無禮,既然秦國無禮在先,我們還報什麼恩呢?我聽說:‘一旦放走了敵人,會給後世幾代人都留下禍患’。為後世子孫考慮,也可以說是為了先君的霸業考慮,一定要討伐秦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