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牧野之戰開始的千年世家

第46章 文公稱霸,白氏君子

白公白鈺正和其子白均討論晉國的問題。白鈺說:

“晉文公去世了,也不知道下一個霸主在什麼時候啊!”

白均說:“阿父,那晉國還會再發生曲沃代晉的舊事嗎?”

“我看文公在國內實施的政策,應當不會再發生像是公族坐大的問題了。”

“那我們白國的公族呢?”

“呵呵!我們白氏嫡脈雖然最多隻能同時存在十幾人,但是因為我們有天生神印,公族支脈是不會坐大的,更何況支脈的脈主都是我們嫡脈之人指定,每代都是家主的兄弟或是叔伯。

我白氏自從成祖衍開始,家風逐漸由武德變為文德了,家中子弟一個個都喜歡尋風捉雅,都想要成為仁祖封所著的《君子之道》中的君子啊!

另外我白國沒有實封,只有採封,公族雖多,但是如果沒有立下功勳,三代之後,都會變為庶民,維持的數量不會很多。所以不會出什麼問題。”

“阿父,如今我白氏受困於太行山,我們該如何做呢?”

“養精蓄銳,皓首窮經,要知道,天下不是靠一家一姓就可以治理的,我們要培養出許許多多的為民施政的人才,代替我們去治理天下啊!

上天賜予我們白氏神印,不是讓我們做趴在天下人的身上吸血的,神印為什麼要出現在一個奴隸身上呢?

為什麼不出現在武王發,或者周公旦、太公望身上,你想過這個問題沒有。”

“阿父,孩兒以為這是上天給予底層百姓的希望和支援,也是給予我白氏的責任,因為只有螻蟻才會明白螻蟻的苦楚。”

“正是這樣啊!可是這個天下會因為螻蟻的力量而變化嗎?我想不會的,這也是為什麼先祖們要竭盡全力提高白氏的門楣的原因啊!

有著神印的存在,先祖之志至少不會在傳承中丟失或歪曲,我們最大的使命是保護這種為民請命的志向不丟失啊!

所以我們不能明著支援庶民的反抗,我們只能為他們提供支援,不限於知識和人才。庶民從不缺少勇氣,但是缺乏使用勇氣的知識。

如果我們力量夠,我們當然能夠保護一部分庶民的生活,這就是我們白國現在正在做的,但我們不能走到臺前,這樣我們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二十年前的那場出山之戰就是證明,我們一旦做出了為庶民請命的傾向,我們會成為一切野心家的敵人,不僅是外部的,甚至是內部的。”

“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培養像管仲,百里奚,狐偃這樣幫助野心家的人才呢?”

“我問你,他們是庶民出身嗎?”

“是的。”

“他們將國家趨於穩定了嗎?”

“是的。”

“齊、晉、秦三國百姓在他們主政時的生活好過些了嗎?”

“當然。”

“如此,我們的目的不就達到了嗎?”

“孩兒明白了,我們要做的是大地,而不只是萬物。只要白氏還在,庶民之火就永遠不會熄滅,哪怕白氏是底層寒門也好,是頂層王族也好,手段或有不同,但是目的是相同的。

誰與庶民是朋友,誰就是白氏的朋友,誰與庶民為敵,誰就是白氏的敵人。”

“這就是仁祖著《君子之道》的原因啊,能做君子和想做君子的人,就一定能成為白氏之友。”

“孩兒受教了。”

-----------------

君子常懷仁義心,見仁義,心喜而則沸沸然,歌而詠之;見不仁義,心哀而惴惴然,輾轉反側。君子常行仁義事,無論大小,皆可謂有君子之風也;行不仁義事,無論多少,皆可謂無君子之德也。

——《君子之道》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