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城外
“就到這裡吧,我們就此一別,後會有期!”
“先生還請留下住址,好讓我們報答啊!”
“哈哈!如果有緣,自會相見,也別說什麼報答,只要你們能夠遇見困難的人時能夠竭力幫助,就是對我最好的報答。”隨後掏出身上的一塊玉,將他遞給冉夫子,然後指著孔丘說:
“這一路上,我見此子懂事通禮,不像尋常人家的孩子又哭又鬧,可見其母教育得好啊,我這裡有一塊白玉,你也知道一塊玉是需要雕琢的。
我看此子就是一塊上好的玉胎,你們一定要細細雕琢啊,我希望他將來能像這塊玉一樣,品德潔白無瑕。
以後如果有想要請教學問上的事情,可以去找魯國的太史,他是白國人,為人德行端正,學識廣博而不失粗超,是一個有賢能的人。好了,言盡於此,我們後會有期!”
說完方詳就駕車走了。
冉夫子對著方詳鄭重的行禮過後,才進入曲阜。
魯襄公三十一年,白國二百二十九年
孔丘十歲,這一年魯襄公去世,齊歸之子裯繼位魯公之位,是為魯昭公。
在這七年間,孔丘一直在冉夫子的癢序處學習,因為五年前他們又遇到了方詳,孔丘纏著要學弓射和劍術。方詳實在喜歡這個孩子,於是同意了,並且暫時留在曲阜。
顏母聽說孔丘要和方詳學射,立馬請人為孔丘做了一個小弓,雖然這回讓家中的錢財用光,不過顏母毫不吝嗇,孔丘心疼母親,顏母說:“我累點沒什麼,我只願你能學到本事,將來回到陬邑,為我爭一口氣就好了。”
城外,方詳看著拿著小弓的孔丘,一臉嚴肅的說:“孔丘,你是自願學射的嗎?”
孔丘說:“是的!”
方詳說:“既然如此,那你就要認真的學了,俗話說知識如果不設立門檻,人們就會不重視它,因此你向我求學射,你應該向我繳納學束。”
孔丘聽完一臉為難,方詳看到孔丘一臉窘迫,笑著說:“我知你家境不好,但又看你實在喜歡學習,我也是捨不得你這樣好學的弟子,因此你可以向我學射。”
孔丘聽完十分高興,方詳又說:“雖然如此,但是禮不可廢,你現在拿不出來,這樣,等你學會射弓以後,你要用我教給你的射禮去狩獵到三隻野獸,交給我,就當你交了學束”
孔丘聽完很是嚴肅的說:“孔丘記下了。”
方詳見孺子可教,點了點頭,便教起了射弓:
“射禮分四種,分別是大射、賓射、燕射、鄉射。
大射,是天子、諸侯祭祀前選擇參加祭祀的人舉行的射祀;首先大射前依照燕禮,納賓、獻賓、酬酢及奏樂歌唱娛賓,宴會完畢之後,才是大射。
掌管大射禮儀的司射,需要袒露左臂,執弓挾矢到階前請求射禮開始,有司將弓矢獻給君王,並設定計算成的‘中’和算籌,以及懲處違禮者用的‘撲’。
賓射,是諸侯朝見天子或諸侯相會時舉行的射禮;
燕射,是平時燕息之日舉行的射禮;
最後是鄉射,這是地方官吏為薦賢舉士而舉行的射禮;射禮前後,常有燕飲,鄉射禮也常與鄉飲酒禮同時舉行。”
方詳見孔丘聽得認真,繼續道:“射禮的步驟分為備禮、迎賓、開禮、配耦、納射器、倚旌、誘射、一番射、二番射、三番射、旅酬,最後是送賓。”
邊說邊為孔丘演示過程和動作。等到孔丘記得差不多了,方詳又說:
“射禮之所以繁瑣,除了透過練習射箭技術,以此來達到狩獵以及戰鬥之外,更重要的是用於培養自己的體質、性格和精神。
射手中在開弓射箭的過程中,每個步驟張弛有度,禮儀嚴謹,行為標準。透過長期的訓練和實踐,以此來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
射禮講究謙虛、禮讓、莊重,提倡‘發而不中、反求諸己’,注重人的道德自省。如果你要看一個人的品德和性格,與他比一次射禮,你就能知道這個人,是急躁還是平和,是有禮有德,還是無禮無德。”
見孔丘在認真聽,然後方詳考校了一下他射禮的過程和射禮的意義,最後讓他自己完整的做了一遍,方詳則在旁邊糾正指導。
最後,臨近分別,方詳對孔丘說:“今天就到這裡,以後每隔三天,第三天的早上,太陽才升起來的時候我在這裡等你,晚上太陽要落山的時候回去,記住教學的這一天你不用帶吃食,我會提供你這一天的吃食。”
孔丘聽完後,知道夫子是在幫助他減輕家中的負擔,於是鄭重的跪倒在地,拜了三拜。方詳說:“好了,這一次就算了,下一次,一定要做出符合你身份的禮節。”
“喏”
師生倆一起回曲阜,之後就分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