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二十七年,白國一百一十三年(公元前658年)
狄人攻邢,形勢十分嚴重。齊公和管仲立即聯合宋、曹救邢,同時讓白國出兵斷狄人的後路。當齊、宋、曹三國軍隊到達邢國時,邢國百姓像是見到親人一般,扶老攜幼紛紛投奔。
白國
國君白峙決定親自帶領三千精銳白軍,從太行山西北出山,在邢國和衛國的交界處,阻擊撤退返回的長狄。
世子白鈺坐鎮太原,把守好太行山的各個關隘,防止赤狄攻破關隘,劫掠白國。
兩千白軍在長狄人撤退必經之路列隊。遠處大量狄人騎兵帶著劫掠來的財貨和女人向著這裡而來。
這是一個山谷地形,長狄遠遠看到白軍的列隊,馬上就混亂了起來,在首領的呵斥下才平靜。
隨後大部分狄人聚集在一起,只留下了小部分狄人看顧戰利品。“轟隆隆”,狄人騎兵馬蹄聲像是向著白軍而來的雷霆,順帶的就是濺起的漫天黃沙。
看到狄人衝鋒,兩千白軍立馬用弓箭射擊,只是射了兩輪,狄人就快到眼前了。白軍連忙組織後撤。
狄人看白軍後退,瞬間就興奮起來了,因為針對輕步兵的追逐戰,狄人就沒有敗過。可是很快他們就笑不出來了,因為白軍漏出的是一排排的拒馬。
這還不是最恐怖的,在狄人衝鋒至還有三十步的時候,前排突然栽入一個寬兩米的深坑。
前面的狄人勒不住馬,就算勒住了,還是被後面的騎兵推下去。這時,白軍也列好了軍陣,繼續朝著狄人射去。
狄人在頂住前赴後繼的填坑,以及白軍大量箭矢的殺傷後,終於將坑填滿,隨後就是不斷撞向拒馬,撞上就是死,僥倖衝過拒馬的,都被白軍戈戟手殺了。
終於狄人堅持不住開始撤退。這時狄人還是有大量的人馬,突然山谷兩邊冒出大量白軍,將滾石推向山谷,大量的滾石頓時就將狄人砸的人仰馬翻。
不僅如此,大量的石塊,導致狄人的戰馬根本跑不起來,於是狄人只能下馬牽著戰馬撤退。
白峙看到狄人都下馬了,下令山下的兩千白軍全軍出擊,越過拒馬,踏過狄人屍首和戰馬填滿的坑洞,跨過狄人一路留下的屍體,很快就和狄人短兵相接。
在草原放牧的狄人如何是擅長單兵作戰,且常年翻山越嶺的白軍的對手,白軍就如同下山的猛虎,將狄人殺得戰馬都不要了,就往後跑。
後方留守的狄人見到前方大部隊幾乎全軍覆沒,立刻丟下戰利品,向著其他方向逃竄。
此役,白軍殲滅大量狄人,收穫了大量戰利品,也解救了大量的邢國和衛國百姓。白國軍隊的名聲,又一次響徹天下。
最終,狄人被打退乃至殲滅。可是邢國卻被狄人洗劫一空。於是齊公和管仲同宋、曹兩國,決定幫助邢國把都城遷到夷儀,這裡靠近齊國,較為安全。而白國將將一部分戰利品送給邢國和衛國,讓他們加快恢復速度。
眾諸侯的幫助,使得破亂的邢國得到了迅速的安定。邢、衛兩國都遭狄人洗劫,但在齊公、管仲的主持下,都得以復國。
於是天下的人都讚賞地說:邢國人遷進新都城,就好像回到了老家;恢復後的衛國,人們心情很是高興,也很快忘記了亡國的悲痛,齊國不愧是天下的大國啊,白國軍隊不愧是天下強軍啊!以此來表示齊國和白軍的強大。
楚武王時,楚國雖然佔地幾百裡,但是仍然是子男爵的爵位,楚王很是惱怒,於是決定攻打隨國。隨君自知抵擋不住,於是親自去見楚王說:“我隨國並沒有罪過啊。”
楚王說:“我楚國世代身居蠻夷之地,為周王朝之南屏,討伐蠻夷,擴地幾百裡。如今,天下諸侯們紛紛背叛周天子,相互侵犯、攻殺。而我擁有強大的軍隊,因此打算藉此參與中原的政事,想要為維護周王室貢獻一份力量,想請你幫我請求周王室提升我的爵位,尊奉我的名號。”
隨國人幫楚王向周王室請求尊號,但周王室拒絕了,隨國人沒辦法只好如實回報了楚王。
楚王熊通聽完後氣憤地說:“楚國的祖先是鬻(yù)熊,是周文王的老師,可惜去世得早。周成王時,天子想要提拔我的先祖,可是竟然只是賞賜了他子男爵位的土地,讓他住在楚地,如今蠻夷部族都已經歸順了,但周天子仍不給加封爵位,常人說:人不予尊,需自尊也!既然如此,那我就自稱尊號好了!”
熊通於是自稱為武王,然後與隨國人締結盟約後才離開。
後來周天子召見隨侯,斥責他擁護楚國國君稱王。楚武王聽聞大怒,以為隨侯背叛了自己,於是起兵討伐隨國。但事與願違,武王在行軍途中去世,楚國因而退兵。武王死後,武王之子文王熊貲(zī)繼位,並開始將郢(yǐng)作為國都。
之後幾年楚國接連攻打申國、蔡國、鄧國等以及一系列長江、漢水一帶的小國,小國全都害怕楚國。
文王去世,他的兒子熊囏(jiān)繼位,熊囏繼位後想要殺死弟弟熊惲,於是熊惲逃奔隨國,聯合隨國人一起襲擊並殺了熊囏而自立為王,是為楚成王。
楚成王剛剛即位,就向百姓廣施恩德,並與諸侯恢復從前的友好關係,還派人向周天子進獻貢品,天子賜予他胙肉,說:“你要好好鎮撫你們南方夷越之地的動亂,不要侵入中原。”於是楚國向南向東不斷討伐夷越,最終領地擴充套件到方圓千里。
齊公二十九年,白國一百一十五年
楚國又出兵鄭國。齊公與管仲聽說後帶領眾諸侯共同救鄭抗楚。由於楚國不斷攻鄭,齊公、管仲和魯、宋、陳、衛、鄭、許、曹、白等八國組成九國聯軍南下,首先一舉消滅了一直跟隨楚國的蔡國,兵鋒直指楚國。
而楚國在九國聯軍大軍壓境的形勢下,很快明白了形勢比人強的道理,於是果斷的派使臣屈完前往聯軍談判。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