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十年
經過周天子繼承文王、武王的業績,對內推行周公“明德慎罰”的主張,務從節儉,用以緩和階級矛盾;對外不斷攻伐淮夷,用武力控制東方少數民族地區,掠奪奴隸和土地,分賞給諸侯、大夫。
整個周王朝出現農業生產蓬勃發展、人民生活相對改善、四方少數族紛紛來賀等昇平景象。
同時周天子繼承了周公的周禮,即王朝各種典章制度的創立和推行。而由於周王朝的疆域空前廣闊,為了進行有效的統治,便實行了分封制,即實行“封土建國”的政策。
除此外周王朝的分封,是以宗法血緣關係為紐帶,建立起周天子統轄下的地方行政系統,按疆土距京城的遠近,把土地及土地上的人民賜予分封者(大部分都是諸侯)。
一方面,受封者在所封的土地上握有政治、經濟、軍事等大權,實行全面的統治;另一方面,受封者要對周天子承擔鎮守疆土、出兵勤王、繳納貢賦、隨王祭祀等義務。
周王朝的分封,在武王時即已開始,但大規模分封是在成王及現任周天子時期。
而由於白武在衛伯的領導下,不斷率領殷八師穩定東土的社會秩序,因此白氏的封地也被加封至六十里,進一步向著太行山進發。
由於白氏封地的擴大,還有白氏實力的增加,白氏在太行山中新設定了兩邑,分別為麓邑,羆邑。由於太行山中物產豐富,因此白氏商隊也快速的發展,白邑也因為商業的繁榮,人口增長至五千人。
現在白氏有四邑一關,即白邑、槐邑、麓邑、羆邑和白關。總人口突破一萬。
白氏家兵也有六百人,白羆衛一百,影衛更是由於商隊的發展,遍及周王朝。更是由於對太行山的不斷開發,白氏擁有了整個太行山的地輿圖,這對白氏今後的發展至關重要。
-----------------
王三十年,白地,槐邑,杉亭,槐樹裡。
鉞正在槐樹下休息,突然聽到一個聲音:
“老丈!老丈!”
鉞慢慢睜開渾濁的眼睛,只見一個行商打扮的中年男子恭敬地呼喚著他。
鉞說道:“你誰啊?”
行商回答道:“老丈容稟,我是洛邑的行商,聽說白地盛產山貨,故前來考察一番!”
鉞接著問道:“你有何事啊?”
行商說:“我想問路,不知白關往哪個方向走啊?”
鉞說:“什麼?鹿?我哪知道鹿在哪兒,你這個人真怪。”
行商哭笑不得的說:“不是鹿,是路,道路的路。”
鉞聽後沒好氣的說:“什麼?大鹿?小鹿我都不知道,我哪知道大鹿,你這人消遣老漢我是不?去去去。”
行商聽完無奈的說:“我們不說鹿了,請問白關往哪裡走。”
鉞聽聞警惕的說:“白關?你去那裡作甚?你是誰?不會是細作吧,是不是想要探查我白氏的情報,快說,不然我叫里長了。”
行商見狀,馬上說:“不是,我是行商啊,剛才不是和您老說過的嗎?”
鉞聽完放心下來不好意思說道:“年輕人,對不住了啊,人老了,頭腦不清楚,耳朵也不好了,白關啊,你往那條道,對,就是有很多槐樹的那條道,一直走就到。”
行商見狀道謝道:“多謝老丈,就是不知老丈今年高壽啊?”
鉞聞言,得意道:“哈哈,老漢我啊,今年六十有一了,哈哈。”
行商聽聞,立馬恭敬道:“喲,那您老可是武王時代的人了?”
鉞說道:“那可不?我呀生於商王時代,在武王時跟著白氏先主出生入死,和先主一起與蜚廉戰鬥過,見過周公,和先主一起與周公討伐過東夷,見過衛康叔,三徵東夷我也在此列,見過當今衛侯,那是在先主去世那天,我還記得那天我可傷心了。”
說著鉞不禁流起了淚。
行商見狀安慰道:“那現在生活怎樣呢,現在天下太平安定,黎民百姓安居樂業,您老也是生活的不錯吧!”
鉞聽到這話,也不禁開心起來:“那可不,老漢我啊現在的生活啊,就是神仙來了也不換啊,我兒子現在是里長,孫子跟著家主作親衛,女兒嫁給了白氏家臣享福,孫媳婦還是蘇氏女嘞!
像老漢我這麼大歲數,現在居然還能好好的活在世上,不僅如此,還如此悠閒,全靠先主、家主以及天子的恩惠啊!對了你們外面人過的如何啊!一定比我們白地過的好吧!”
行商說:“不瞞老丈,我走南闖北有一些年頭了,外面的生活雖然各地不盡相同,但總體來說是比較好的,當今天子聖明,以仁德治天下,刑措幾乎沒有用過的時候,周圍的蠻夷呢,也被天子及眾諸侯揍得是服服帖帖,輕易不敢扣關。不過啊,走了這麼多地方,我發現你們白地是最富庶和安逸的呀!”
鉞聽道行商這麼說,於是高興道:“是嗎?哈哈,我就說當年跟著先主就沒錯,先主看著就是能成大事,還仁慈愛民的人,不愧是我啊!哈哈哈。”
行商聽著鉞這麼說也不禁笑了起來。就在這時,一個長的略微魁梧,但腳有點跛的中年來到兩人面前,先是對著行商行了一禮,然後對著鉞說:
“阿父,都已經到了飯點了,你兒媳都做好飯了,快回去吃吧!”
鉞聽完也就起身說著:“吃飯!吃飯!”,說著杵著鳩杖,慢慢朝著家裡走去,鉞的兒子見狀連忙讓跟著自己的侄子上前去攙扶,卻被鉞一把甩開:“去去去,老漢我還沒老的動彈不得呢。”說完慢慢走著。侄子見狀只得亦步亦趨跟著。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