鉞的兒子看到父親回家了,鬆了一口氣,轉過身對著行商行禮道:
“先生對不住,家父有些任性,如果唐突了先生,還請看在白氏的面子上原諒我們。”
“哈哈,無妨,令尊著實令人尊敬啊,和令尊一序,在下也是頗有感觸啊。不知令尊手上那個樣式精美的鳩杖是什麼?”
“先生過譽了,我是這個槐樹裡的里長,先生若有幫助,在下義不容辭。至於家父手中的鳩杖,是白氏發給退役的年過六十的有功之臣的”
“白氏真是個有仁德的領主啊,對了,我看足下身材魁梧,是卒伍出身吧!”
“先生好高的眼力,不錯,在下正是卒伍出身,家父原來是先主的親衛,後來退役被安排在白邑擔任邑長,我則是在考核成功後進入了白氏家兵擔任司馬,但後來在白關抵禦北狄人受傷,就退了下來,擔任這個裡的里長,好在犬子用心,進入了白氏的親衛隊白羆衛。這著實給我長臉啊!”
“白羆衛?我聽說過,據說這支軍隊人人都有能和熊羆搏殺的力量,一百人可以在一千人的圍殺下突圍而出,若是裝備不全的蠻夷,就更恐怖了,一百能將一支萬人軍陣殺穿。”
“哈哈,是的這支軍隊可是我們白氏舉全族之力組建的啊。”
“哎呀,這時間不早了,我還要趕往白關進貨呢,在下就不打擾了。”
“先生慢走!”
鉞的兒子看見行商走了,趕緊回家詢問了自己的父親剛才和行商說了什麼,以及行商的來歷,身份及目的,然後將這些情況記錄在一張草帛之上,放在一個竹筒裡,吩咐手下送往槐邑的影衛堂。
白邑,影衛府,一個在白邑十分偏僻的地方,只見裡面來來往往都是身穿黑衣的人。
“衛士長,這是槐邑送來的情報,這是白關以及羆邑送來的情報。”
全忠接過手下遞來的情報,細細閱讀後,將其整理,然後出了影衛府,前往家主府邸。
“家主,這是這個月關於白地的情報,這是關於白地之外的情報。”全忠將這個月情報總和遞給白武。
白武看著兩份情報,看了看白地外的情報,看完就撂下了,全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在當今天子和衛侯賢明的治理下,當前的周王朝在以往的歷朝歷代中都算得上是一大盛世了。
而白地的情報,白武就仔細的看了起來。
情報顯示,因為白地積極地開發太行山,使得白氏山貨在周王朝十分暢銷,加上白氏積極招募匠人進行原料深加工,如今白氏皮革揚名周王朝。
不過由於動作太大了,導致太行山裡的狄人好像有所動作,最近襲擊羆邑的事件越來越多了。羆邑是白氏最深入太行山的鄉邑,白氏由太行山外向北深入太行山的鄉邑依次是:白邑,槐邑,白關,麓邑,羆邑。
白武看向全忠問道:“有太行山裡狄人的最新情報嗎?”
全忠恭敬地回答道:“有!”然後從懷裡遞給白武。
白武看著情報,情報上顯示太行山裡靠近白氏領地的幾家狄人部落相互之間頻繁接觸,白武知道針對白氏的戰爭馬上就要到了。
於是果斷起身,對著全忠說道:“去,召集家中重臣,議事堂議事。”
全忠行了一禮,答道“喏”便去通知了。
傍晚,議事堂燭火通明,白氏所有重臣齊聚議事堂。
只見白武居於主位,左身後站著影衛衛士長全忠,右身後站著白羆衛衛士長關奇(也是鉞的兒子),下面左邊依次坐著白氏少主白桓(白武之子),支脈脈主白璋,藏書閣閣主白琳,白氏學堂山長白翰(白璋之子)。
下面右邊依次坐著民事堂民堂主蘇祿,軍事堂軍堂主原桓,白邑邑長鍾黎。
“既然諸位到齊,那我們就議一議接下來該如何做了。首先先讓民堂主蘇祿盤點一下白氏家產吧!”
蘇祿對著白武行了一禮便說道:
“如今白氏有封地六十里,四邑一關,分別為白邑,槐邑,麓邑,羆邑和白關,人口突破一萬,達到一萬五千,其中白邑有六千,佔據白氏人口近一半,白氏商隊遍及周王朝各個大城和各個諸侯國,
現家中金六千,銀一萬,銅兩萬,鐵三百噸。匠二百”
說完便坐下。軍事堂軍堂主原桓接著說:
“現家中家兵八百,具是披甲執銳的精兵,如今三百在白關,一百在羆邑,五十在槐邑,五十在麓邑,三百在白邑”
支脈脈主白璋說:“支脈現在還沒有一個支脈弟子”
白氏學堂山長白翰起身說:“學堂內有學童一千,大部分是家兵之子,家臣之子,少部分是領民之子。”
白羆衛衛士長關奇說:“白羆衛一百五十人”便回到白武身後不動了。
-----------------
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措四十餘年不用。
——《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