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文公元年,白國一百三十五年(公元前636年)
晉文公繼位後修明政務,向百姓廣施恩惠。獎賞跟隨他一起流亡的人以及有功的大臣,功勞大的賞賜城邑,功勞小的授予爵位。很快晉國的局勢就被晉文公穩定了下來。
周王室,洛邑
經過齊桓公調停的王子帶盜嫂事發,周襄王氣急之下與王子帶火併,王子帶兵敗逃跑,又跑到狄人那裡聯合狄人攻洛,周軍大敗,周襄王逃居於鄭國的汜,並告難於諸侯:
“告天下諸侯書
今有王子帶,寡人之胞弟也,忤逆天子是為不忠,色淫兄嫂是為不義,勾結外戎是為不仁,罔顧誓約是為不信。此不忠不義不仁不信之徒,妄為宗室子弟,天下姬姓諸侯可共擊之。
煙起洛邑,天子獨木難支,故狩獵於鄭,幸得鄭公護衛左右,得以免受戎狄之辱,但防守有餘,進攻不足,此為天子之威儀乎?天子乃天下共主,諸夏之人該尊之護之,今戎狄亂我中原,害我諸夏百姓,掠我周朝財物,此不有罪與天下,有罪與諸侯乎?
寡人聞家犬不可有咬人之心,若有,應儘快除之,今日咬人,他日豈不有人會葬身犬腹?天子是姬姓大宗,諸侯為小宗,昔日周公成王大封宗親,不正是為今日之事?大小宗俱出於文王,血溶於水且濃於水,軀幹受損於枝葉何利哉?
今寡人居於汜,望各諸侯不吝兵車前來勤王,寡人定翹首以盼,設宴以待。寡人有言在先,先到之諸侯,必有重賞,封地財帛,寡人豈可吝惜。”
秦國
秦穆公看著手上的《告天下諸侯書》,問百里奚道:“百里相,我該怎麼辦呢?”
百里奚說:“君上有爭霸天下之心乎?”
“當然!”
“那君上現在就可起刀兵了,欲爭霸天下,必先稱霸中原,欲稱霸中原,必先揚名於中原,欲揚名中原,必先有強大的國家實力,欲國家強大,必有明君賢才。如今君上五有其二,現在正是我們名揚天下的時候啊!
如今還有比勤王救駕還要大的名聲嗎?”
秦穆公聽完高興道:“哈哈,我秦國的強大從我任好始。”
說完就下令出兵洛邑。
晉國
晉文公也得到了《告天下諸侯書》,正與親信商議對策。
趙衰說:“爭奪霸權最好的方法就是擁護周天子,周王室與晉國同為姬姓,如果晉國不搶先護送周天子回京而落在秦國之後,天下會如何看我晉國?
君上既有稱霸之心,如若不做,我們將來還能在天下發號施令嗎?因此今天尊敬周天子就是晉國接下來稱霸的資本。”
晉文公採納了趙衰的建議,立馬帶兵前往勤王。晉國畢竟比秦國更近,因此晉國很快就接到了周襄王,並帶著周襄王返回洛邑。
四月,晉文公協助周襄王殺死了王子帶。周襄王大為感動,把京畿的陽樊、溫、原、攢矛等南陽八邑贈給晉國。這樣,王畿之北皆為晉土,周王室再也不會遭受狄人的侵犯了,狄人侵犯周王室一定會經過晉國的領土。
晉文公在接納南陽八邑的過程中,貫徹“攻心為上,攻城為下”的策略,十分注意人心的歸附。從此,晉國在太行山之南的王畿有了自己的封地,使晉國挺進中原,爭霸天下,有了橋頭堡的陣地。
秦國
“可惡,就差一步,被重耳搶先了。”秦穆公惋惜的說
“君上不必氣餒,這次既然晉國搶先一步,那就趁此時間我們好好修理一下國政,常人說:君子待時而動,國家也是這樣啊!”百里奚安慰道。
楚成王三十九年,晉文公四年,白國一百三十八年
自從楚成王繼位後,楚國不斷擴張土地,不斷攻滅小國和蠻夷,楚國的土地已經擴張到了千里,是當今天下土地最廣的諸侯國了。
三十三年時,宋國的宋襄公想要舉行盟會,以此來效法齊桓公稱霸,召楚成王參加。楚成王感覺受到了侮辱,發怒說:“竟敢召我去,我會以好的態度去參加盟會的,然後藉機攻打他,羞辱他。”
於是出發到達了盂地,在盟會之後,楚成王突然發難,果真俘獲了宋襄公,並把他帶到了楚國,以此來侮辱宋襄公,不過很快又把他送了回去。
第二年,楚成王又攻擊宋國,在泓水擊敗了宋軍,並射傷了宋襄公,不久之後宋襄公便因箭傷發病而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