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牧野之戰開始的千年世家

第18章 穩定人心,自毀長城

白邑

白氏為家主舉行了十分宏大的葬禮,不過白桓陪葬依舊按照白氏慣例,一身華服,一塊玉佩,一室典籍而已。

白振看著父親的墓碑,第一次有了對周王朝不滿的想法,可是白氏的力量還不夠,還需要積蓄啊,白振也終於明白先主羆為什麼要立家族了,因為一個的力量是多麼的渺小啊,只有許多人的力量聚集到一起,才有和不公作對的時候。

而如何將眾人凝聚到一起呢,家族,有什麼比和你有血緣關係的人最親呢,只要有合理的制度,保證宗族之間不出什麼端倪,一聲“有人打我們白家人”,不得提起傢伙就上啊。

在白桓的喪事辦完後,白振獨自一人看著腦中的玉圭:

【世系】

武祖(享齡五十五):姒姓白氏羆【遺言】:武兒沒想到吧,善待家臣。

襄祖(享齡六十三):姒姓白氏武【遺言】:桓兒加油!重視學堂傳承。

桓祖(享齡四十一):姒姓白氏桓【遺言】:姬瑕你個坑貨,你TXX。

【家主】

姓:姒

氏:白

名:振

資質:良(中庸)

武:粗通武藝,用兵如神(+),體質正常

文:精通文墨,略善治政,心理正常

【史藏】

【文】《牧誓》《周禮》《康誥》《酒誥》《梓材》《饋禾》《商書》···

【武】《弓決》《戰劍決》《鍛身》《戈決》《軍法書》《陣法書》···

【史】《姒羆記》《白武記》《白桓記》

第二天,白府眾人在議事堂議事。

白振坐在主位左身後站著影衛衛士長全風(全澤之子),右身後站著白羆衛衛士長仇專,

下面左邊依次坐著,支脈脈主白翰(白璋之子),藏書閣閣主白智,白氏學堂山長白溯。

下面右邊依次坐著民事堂民堂主蘇祥,軍事堂軍堂主原普,白邑邑長遊蔚。

白振說道:“先主這次沒於南方,這不是先主的錯,而是天子的問題,因此我們今後要有選擇的回應天子的訴求,像這次如此明顯的無益征討,我白氏應該找理由拒絕,諸位以為如何?”

堂下白氏眾臣明顯對這次周天子將家主害死在南方怨念頗深,都點頭稱“喏”,表示支援。

白振見大家都贊同自己的觀點,於是接著說道:“這次隨先主歿於陣中的還有前影衛衛士長全澤和前白羆衛衛士長匡封,因此我打算提拔全澤之子全風擔任影衛衛士長,以及仇專擔任白羆衛衛士長,其餘諸位都保持不變。”

見到堂下都沒有異議,於是接著說道:“我剛繼承白氏家主之位,對於家中的情況不甚明瞭,因此希望諸位能夠給我介紹一下家中的情況。”

民事堂民堂主蘇祥出列說道:“現如今我白氏有封地一百里,四邑一關,分別為白邑,槐邑,麓邑,羆邑和白關,人口六萬,

其中白邑有三萬,佔據白氏人口近一半,槐邑一萬,麓邑六千,羆邑四千,白關一萬,白氏商隊遍及周王朝各個大城和各個諸侯國,

現家中金兩萬,銀三萬,銅五萬,鐵一千噸。匠五百,另外在太行山中發現了一座銅礦和一座鐵礦,因為比較靠近東夷部落,所以沒有開採。”

隨後軍事堂軍堂主原普出列彙報道:“現家中家兵兩千,甲具齊全,如今五百在白關,五百在羆邑,兩百在槐邑,三百在麓邑,五百在白邑”

影衛衛士長全風也出列道:“原白羆衛兩百人,現白羆衛一百五三人”

支脈脈主白翰起身說道:“現在支脈沒有神印的公族十三人”

白氏學堂山長白溯說道:“現在學堂內有學籍的學童總共五千,在各邑都有一個小學堂,白邑有五個小學堂”

白振點了點頭表示瞭解,接下來就是議事環節了,最後白氏得出議案:

甲:擴大麓邑和羆邑,增加兩邑的人口,在太行山中尋找能種植作物的土地,開墾農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