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一個新的問題也是擺在了他的面前:是繼續進攻就在眼前的怒江防線,還是先解決掉後方的騰衝城?
於渡邊而言,這著實是有些兩難:
前者自不必說,只要拿下了怒江防線,騰衝城內的那支部隊立即就成了一支孤軍,遲早都會被自己全殲。
可問題是,一旦怒江之戰拖延起來,後方騰衝城內的支那軍隊在斷絕自己的補給,一個不小心,整個第56師團都有被殲滅的可能。風險不可謂不大!
可若是按照後者的方案,掉頭回去反攻騰衝城,且不說手底下計程車兵們會不知所措,單單時間上,就已經對自己極其不利了。
哪怕自己也能在一夜之間重新奪回騰衝,但加上一來一去的時間和部隊展開與集結的時間,少說三四天的時間就要過去。
而三四天的時間,已然足夠怒江方面的支那軍完成防線的清理和重新構築了。
自己吃掉了騰衝之後,再想要奪回怒江防線,勢必將困難重重。
簡單來說,前者的方案利益大風險也大,後者風險雖小,所獲得的利益也變小。
是要重新奪回全部的土地,還是要儘可能地儲存實力,也就在渡邊正夫的一念之間了。
好在的是,就在渡邊正夫焦慮重重之際,又一封更為詳細的情報,也是讓他緊鎖的眉頭微微鬆開了一絲縫隙。
“納尼?城內……只有一箇中國師?”渡邊幾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情報:“支那軍居然只在騰衝城內留了一個師的部隊?”
說著,渡邊也是大笑了起來:“狂妄!愚蠢的支那軍!”
是的,在渡邊看來,國軍是在以大部隊拿下了騰衝之後,又將部隊給撤了回去,只留了一個師的兵力在騰衝城充當誘餌。
你還真別說,在對林羽的警備師沒有充分了解的情況下,這樣的分析,還真是最有可能的存在。
畢竟,渡邊可不認為支那的一個師,就能在一夜之間攻破他的騰衝城。
而基於這樣的判斷,渡邊的心中也是有了判斷——僅有一個師的騰衝根本翻不起什麼浪花,大不了就派出一個大隊的兵力去轉運糧秣彈藥就是了。
隨即,渡邊也是下定了決心,道:“先拿下怒江防線,再回去收拾騰衝的這小股支那軍。”
而隨著渡邊下定了決心,日第56師團也是立即行動了起來。
足足上萬日軍(包括偽軍)也是在怒江沿線開始了最後的戰術展開。
而就在渡邊的部隊浩浩蕩蕩地開赴怒江的同時,距離其不過數十里外的國軍第十一集團軍指揮部內,也正在焦灼地討論著戰事。
是的,隨著日軍的不斷前進,偵察兵的情報也是如同雪片般匯聚了過來:一支支日軍主力分別從不同方向的增援,加上沿途上一門門重炮和物資彈藥的遷徙……一切都表明,渡邊師團的反撲,就在頃刻之間。
第十一集團軍司令宋希濂站在巨大的沙盤前,面色也是前所未有的冷峻。
沒辦法,沒有比宋希濂更知道彼此之間的實力的了。這第十一集團軍雖名為集團軍,但實際上卻是個殘編的部隊。
其下轄三個軍,分別為第2軍(下轄第9、76和新編33師)、第6軍(下轄第93和暫編55師,第49師被調離)和第71軍(下轄第87、88和新編28師)以及新編第39師(軍團直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