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幕讓李世民驚駭,李世民當即下令封鎖全部訊息
同時,從國庫中支取錢財,全力發展火藥。
有了李世民的支援,接下來的事情就更順利了。
李凡順利地解決了鑄鐵工藝,開始研製大炮和炸藥包。
就是大炮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主要是看強度以及各種微小工藝。
李凡在試驗多次後,總算在兩個月後倒騰出了合適的大炮,同時也研究出了炸藥包。
李世民為了能使此事不洩露,以打獵的藉口,來到了邊緣偏僻的小城中,緊接著便開始實驗。
試驗的場景無人知曉,只知道那座偏遠小城彷彿雷公降世。
李世民的大軍離開後,那座小城徹底變成了一片廢墟,殘破的城牆變成了齏粉。
“李凡,你認為什麼時候當滅高句麗。”
說到滅高句麗,就必然少不得一人,這人便是薛仁貴。
就是李凡當即進言道:“我認為,當積極備戰整合兩年後再進攻,我認為還需要絕世猛將相助,此人應當在長安城中,陛下可遣人去找,此人叫薛仁貴,有萬夫不當之勇。”
李世民對此深信不疑,隨即便去找人,果然找到了。
隨後,李世民便把軍權交給了李凡,李凡開始日夜訓練,準備進攻。
這一準備便足足準備了三年,直到三年後,李凡才覺得準備妥當。
這並不是李凡小題大做,而是高句麗真的很強,甚至比突厥還要強。
當然,其實突厥人並不強,突厥人打的就是騎兵,他們能夠快速地奔進,雖然實力不強,但是危害卻是極大。
但是高句麗則不同,高句麗和中原王朝一樣,有根基,有文化。
也正是因此,隋唐兩朝費盡心血,才最終覆滅了高句麗。
如今,既然想加速幹掉高句麗,那麼就必然需要萬全的準備,不然可能又要陷入到如同隋煬帝,隋文帝那般的境遇。
此戰,李世民全權交給了李凡,他則在後方。
之所以全權把此戰交給李凡,全是因為要為李凡熬資歷,若是此戰勝,憑藉此戰之威,便可榮登皇帝寶座。
若是敗了,那就不好說了。
不過在李世民看來,此戰絕對不可能敗。
先不說今日的大軍,就說說那大炮和火藥包這東西,簡直如同神器一般,再強悍的城牆,在此物面前都如同豆腐一般。
大炮的強大,李世民是見過的任何東西,在大炮的面前都如同紙糊的一般,一炮即碎。
“多謝陛下厚恩,我這就去準備,必然在八月前準備妥當出發征戰高句麗。”
一句陛下讓李世民有些不悅道。
”李凡在外人面前,你我是君臣,可此間無人你我便是父子。”
李凡自然知道李世民的意思,當即改口道:“多謝父皇。”
結束了此事後,李凡沒有任何猶豫,準備了出兵事宜。
這一次,由李世民點將,由李凡擔任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江夏王李道宗和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副總管。
李凡率六萬步兵,五萬騎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向高句麗腹地。
李靖將軍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副總管,領兵五萬,戰艦千艘。
自山東萊州出發,與李凡大軍一同,水陸並進。
而薛仁貴則是領五萬精銳,自幽州向東,會師李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