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山村,不平凡的人

第15章 山谷石板路和柵欄的由來。

轉眼又是一天,昨天天黑前,陳鋒把廚房水泥壩子都掃乾淨了。

不過那也只是掃掃垃圾,油汙還挺多的。

所以一大早,吃了早飯後,拿出一根軟水管,接到水龍頭上,開啟水,直接從廚房裡衝到水泥壩子的每一個角落。

接著拿出一包洗衣粉,邊走邊灑,接著又用拖把挨著挨著拖一遍。

最後在用水管一衝,嘿嘿,乾乾淨淨的。

衝地的汙水,直接透過預埋的管道,流進了村裡的排汙系統裡。

要說在以前,村子根本用不著什麼排汙系統,那玩意有啥用?

村裡洗衣服,都是去蓄水渠那邊洗,就算再家裡洗,排出的水都會被土地吸收。

至於什麼刷鍋水啥的,那玩意可不會倒掉。

每家每戶的廚房,要麼留著一小缸或者倆小桶的,把每天的刷鍋水,淘米水都存起來。

等第二天早上給家裡的豬煮豬食的時候,全倒進大鍋裡混著豬草一起煮。

洗澡水啥的,都流進糞坑裡,那時候種地種得多,就算加上幾頭豬的便便,經常挑去給地裡的菜或者糧食施肥,也不會溢位來。

後來嗎,都打工去了,家裡留著老人。

地種得少了,豬也不養了。

各種生活用水,全往石板路邊的水溝裡流,有時候糞坑滿了都能從裡面溢位來流進排水溝裡。

雨季冬天還好,夏天秋天,怎麼也有點氣味。

而且這些水,因為一邊太高。只能順著排水溝,就進水田區的蓄水渠了。

這個可不行,那條蓄水溝,是村裡洗衣服的中要之地,流進這些汙水怎麼能行?

所以新上任的彭中喜這位支書,隔一段時間就去找鎮裡,想讓鎮裡撥點錢下來。

一直跑了大半年,總算要下來一筆錢。

錢不多,不過省一省也夠了。

請村民幹活,在每組房子後,挖一條溝渠,埋了排汙管。

每家廚房,廁所,洗子槽的生活用水,都會排進這排汙管裡。

最後在村西頭匯合,流進一根更大的排汙管裡。

這大排汙管,是沿著蓄水渠邊上埋在地下的,最後在村西邊懸崖流進懸崖下的河溝裡面。

所以,陳鋒這裡,都是由兩根水道管,直接埋在地下,延伸了接近兩百米,流進了排水溝裡。

一根是廚房和主房的生活用水,一根就是水泥壩子邊上,用來排雨水或者什麼汙水的。

為了防止時間久了排汙管被腐蝕,在安裝排汙管時,先在下面鋪了一層混凝土。

水管安裝好後,又從上面倒了不少混凝土上去,整條排汙管都被水泥混凝土包裹了。

就算時間久了,排汙管被腐蝕漏水了,有這一層包裹的混凝土,那也不怕洩露。

不過到是可能會堵塞,一般情況到是不會,陳鋒可是埋的一百一十毫米的管子。

為了防止雨季汙水大,水流不贏,在水泥壩邊上的排水口上一點,還有一條排水溝。

這排水溝直接就通向了蓄水溝了,這樣也不怕因為雨水大,水排不贏,給整個內澇啥的。

都是雨水,也不怕汙染了蓄水溝和蓄水渠。

陳鋒這雖然是山谷,每天的日照也是挺充足的。

早上太陽從東邊山頂升起來,要不了半個小時,直接就能照射到整個房子。

不過下午太陽照射得少一點,五點過,太陽就會被西邊的山谷給擋住。

昨天忙活一天,今天掃完地,又去陳國富家搞了一些竹柵欄回來,給昨天村民們送來的雞鴨做了個簡易的圈,還搭了個棚子。

其他到是沒事了,泡了一壺從陳國富那裡順來的山茶,就在涼亭裡躺著了。

不過今天沒事,明天到是有事。

昨天陳鋒在走的時候,已經給那些幫自己運建築材料的人打了招呼。

讓他們明天過來,去山谷口給他幹活。

他打算趁天氣還不熱,把圍欄周圍的地給填上一層土。

本來最開始想著就在村裡的荒坡旱地裡挖,或者去水田裡挖的。

不過想到村裡的土,那也是挺寶貴的,挖一點少一點,放棄了。

懸崖下就算了,太遠了,所以選擇去山裡挖。

反正從他家到山谷內口,都有石板路,馬車也好走。

說到這石板路,就不得不提這玩意是怎麼來得了。

要說在村子裡,或者水田那邊,那到想得通,畢竟是為了大家方便下午不會一腳一鞋子都是泥巴。

耕種或者收割莊稼也挺方便的。

其實,最開始的石板路只有村子周邊和水田那邊有。這山谷只有一條土路。

五八年,吃大鍋飯,從一家家變成了一個大家,土地集中在一起,都一起幹活一起吃飯。

不知道別的地方是個怎麼樣,陳鋒他們村子這,一直吃到了六一年。

然後呢,不在一起吃了,允許每家留一小塊菜地,幹活還是一起幹,分工掙公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