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那時候地少人多,糧食產量也不多,那點田地。根本不需要這麼多人。
第一年種出的糧食,除了上交的,剩下的分了後,大家都是就著野菜清湯寡水的稀飯過度著。
還好靠近山裡,偷偷的可以弄點山貨野味,不至於餓死。
陳鋒他們這個隊裡的大隊支書們,就向公社申請也進山伐木。
那時公社完全沒考慮過,讓崖村這個人口最少的大隊砍樹。
沒辦法,路不通,還有一百多米高的懸崖,怎麼運出來?
不過那句話叫什麼來著?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懸崖不是?沒有起重機,那我們就用滑輪組,從懸崖上把木頭吊著放下去。
沒土公路不是?
我們沿著小河溝放木排下去。
輕鬆解決了這兩個問題。
不過進林子裡砍樹,那些樹運出來也是個麻煩。
從山谷內到懸崖,可是有著三公里路呢。
全靠人抬出來,費時費力了,雖然山谷裡的土很少,不過遇到下雨後,路還是挺泥濘的。
這才想著鋪上一條石板路去山谷內,這樣社員以後進出山谷也不怕泥濘。
而且把砍伐的樹直接抬到山谷口,然後用馬車一根根拉出來,速度快了不止一星半點。
所以,這才有了一條從村子,通向山谷內的一條石板路。
不然,傻了才會再山谷裡鋪一層石板路,吃了飽飯沒事幹?
下午,陳鋒吃了飯後,準備先去山谷內踩點了,看看哪裡適合挖土。
帶了一把柴刀護身,肩膀上扛了一把鋤頭,叫上又長了不少,和村裡土狗差不多大的啊黃,一起朝山谷內走去。
陳鋒從家裡出來,沿著石板路向山谷內走一公里多,右邊的崖壁下,就有一個高四米半,寬五米多的山洞。
小時候膽子小,一個人肯定不敢進去看看的。
不過在農村嗎,小孩子多,三五個聚在一起,偷偷拿家裡的手電,試圖進去探險。
不過也就走了四五百米就退回來了。
這山洞越往裡,水越深,感覺有點慢慢的往下走。
有村民進過,最多七八百米,水位就能達到大腿根。
而且越深入,洞內空間就越小,更裡面,水面到山洞頂部只有一米高不到,寬度也就一兩米左右。
在往前就沒人知道了。
不過幸好有這山洞,不然村子能不能種水稻都是個問題。
有時候陳鋒在想,村子裡夏天不熱,冬天也沒外面那麼冷,是不是因為這個山洞的原因?
這山洞外面幾十米,都能感覺的到他的溫度,冬暖夏涼。
想想應該沒這麼厲害。
繼續往前走不到一公里,就是山谷裡面的出口了。
不過這個出口,不知道什麼年代,就被這裡居住的村民,給修建了一條長度兩百多米的木製柵欄。
這柵欄可不是陳鋒家周圍那觀賞用的玩意。
出口的柵欄,高兩米多,長度兩百多米,直接把山谷給封住了。
這玩意不用想,就知道是用來阻擋山裡的野豬野獸,從山谷進入到村子裡來。
野豬進來,那旱地的莊家就遭殃,猛獸進來,那更不得了。
除了家畜會遭殃,說不定人都會被咬死咬傷。
事實的確是這樣,從小到大,村子裡沒進來過一隻大型野獸野豬啥的。
像前村的青山村,也就是進林子的第一個入口,以前沒禁搶的時候,每年村子都得派人,帶著槍去地裡守夜。
要是不去?
呵呵,說不定哪天野豬黑熊啥的,就會來光顧青山村靠近森林的土地裡嚯嚯。
就那樣,在玉米塊成熟那一段時間,時不時的還有被嚯嚯的玉米地呢。
那還是不禁槍,不禁獵,野豬還是大家盤中餐的時候。
現在槍禁了,野豬也成了保護動物。經過這麼多年的繁衍生息,那是更加的猖狂了。
靠近大山的田地,基本不會去種什麼莊稼了,種了就是給野豬種的食物。
不過時代好了,公路通,不種莊稼,還可以種水果不是?
就是這些畜生,崖村在土地少時,也沒想著開荒去山谷裡面的森林裡開荒去。
主要是經不起這些東西的嚯嚯啊。
辛辛苦苦的種了幾個月,眼看要收了,被糟蹋了一半還多,誰還願意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