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山村,不平凡的人

第5章 回村的歸途

近鄉情更怯,陳鋒坐在車上,不由得有點激動加一些說不出的感覺。

班車速度不快,左拐右拐的爬上一座山,接著下山經過了一個村子。

這村子可比陳鋒他們村,發展的好的多。

離鎮裡近,公路方便,地盤大,人口也多。

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這村子不遠處,就可以進山林裡,吸引了很多對大山好奇的城裡人。

陳鋒他們那崖村也是連結山林的,比這外面的村子更近,後山就是,而且還更深入,可惜路況不行。

車子一路時不時上下一些揹著挑著東西的各村村民,又爬上一座山脈,沿著裡測半山腰的一條公路,繼續前行。

從出發到一個半小時後,陳鋒終於到了離村子最近的地方下車了。

感覺上開出了老遠的距離,不過要是算直線,最多十來公里。

沒辦法,丘陵地帶,路都是這樣繞著彎路走。

下車後,站在公路邊的土壩子上,陳鋒立馬就抬眼,往對面幾百米外的大山望去,村子就在那山的半山腰。

要是不熟悉的人,根本看不見對面山腰有村子的存在。

崖村,那是一個被隱藏的村子,不是有啥結界,也不是被大霧或者樹林擋住了。

站在陳鋒現在下車公路外邊,往對面看去,你會看見一條山脈。

這條山脈有三四百米高,很長,能看見的左右就有好幾公里,再遠就看不見了。

在山脈中間位置,有條缺口,挺寬的。兩三百米。

山下全是陡峭的懸崖,和陳鋒站著的這座山。形成了一條山谷。

從公路邊正對面往下看,山谷中有一條几米寬的小河,

小河對岸邊,是一條突出山脈的弧形的懸崖,長度大概一公里左右。

看著就像在一條几千米長的直線中間,畫了一個接近一千米左右的半圓一樣。

這半圓外邊全部都是懸崖,有一百多米高,比陳鋒現在站點位置還高。

而崖村,就在這凸出山脈的半圓弧形懸崖之上,被懸崖邊上近七八百米長的土丘給遮擋了,所以這才看不見村子。

看了一會,陳鋒挑起行李和禮物,就開始徒步出發了。

啊黃這小不點沒有亂跑,陳鋒沒有用繩子牽著,邁著小腿跟在他後面。

下車地點,是公路這邊唯一一處不太陡峭的山坡,陳鋒挑著東西,沿著一米來寬的之字形硬土路,往山谷而去。

這下坡到山谷裡,雖說只有百米多高,可是路程卻翻了十好幾倍了,差點都快一公里了。

修建這樣一條路,也是為了方便馬匹運輸,畢竟要是太陡峭了,馬兒馱著東西太累,也馱不了太多。

其實這路中間還有條小點石板路,都不能兩個人並排前行,這條就短多了,只有三四百米就能到谷底。

沒帶馬或者挑東西的人,可以選擇這條。

呵呵,考慮得相當周全。

下到谷底,河溝兩邊都有石頭和泥沙堆積的灘塗,河水不是太深,下去的話,也就沒過膝蓋。

很多小河溝都是這樣,淺的地方到膝蓋,深的地方好幾米,時不時的來一個牛滾蕩。

牛滾蕩是方言,其實就是河溝裡突然有個深水坑。

小河溝中間,有一座預製板搭建的橋樑。

不高,也就離水面三米不到。

還好這橋邊沒有深水坑,不然,這個地方,絕對是農村孩子,夏秋天下河洗澡跳水的最佳選地。

跨過小橋,陳鋒在對岸懸崖下休息了一會。

都到了這裡,離村子也不遠了,只需要爬上這面懸崖,就能到半山腰的村子裡了。

當然,肯定不是啥徒手攀爬。

在這面懸崖上,有一條人工開鑿的懸崖山道。

聽說最早一批搬到村子住的人,是為了躲避戰亂,修建的一條棧道上去的。

也不知道什麼年代的村民,有這麼大的毅力,居然在這面懸崖邊,開鑿了一條寬度一米半,高度接近兩米的這條山道。

也有傳言,這是一個賊窩,也就是土匪的老巢。

為了方便出入,抓了許多老百姓來修建的。

後來被官府剿滅了。

這條上山的路,挨著懸崖邊上的地方,還留著十多公分寬的石頭護欄,不過高度不是太高,只有半米多點。

這條山道,要是姚明來的話,全程得彎腰前行。

沒辦法,修這條路的年代久遠,那時候可沒有什麼小車卡車的,只要馬匹能駝著東西能過就行。

別看這懸崖不高,只有百米左右,可是為了讓山道不至於太陡峭,和下來的山坡差不了太多。

也是為了方便馱運東西,一百多米的懸崖,修建出來的之字形山道,長度有一兩千米!

也不知道那些修建山道的人就不能弄成階梯?這樣節約一半的距離啊!!

不過各有各的好處不是。

這一段懸崖山道,陳鋒休息了兩次,大冬天都累出汗水了,終於是走上崖頂了。

山道口位於村子右邊,一上來,就有兩塊石條,靠在遮擋村子的山丘邊上,一高一低,表面非常光亮。

高的是為了方便爬上來村民,能把背上都背篼放上面休息一下。

至於低的,方便人坐上面休息一會,畢竟走山道還是挺累的。

休息了一會,繼續挑著東西走,沒走到十米,就看見了村子都全貌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