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吾乃冠軍侯!

第301章 刮目相看

主戰派的霍嬗自然是希望畢其功於一役,可是他也知道打匈奴的難度。

這不只是在戰時需要料敵如神、英勇善戰,在戰前的方方面面也都需要準備的更加充分才行。

大漢現在上下可謂是一條心,基本上都是在為決戰匈奴準備著,這自然會讓人覺得比較開心,這也是霍嬗可以看似比較清閒的原因。

很多的事情別人都在準備著,他這麼個領兵的主將暫時也就可以閒一下了,這對於他來說自然是難得的機會,不用事必躬親了。

劉徹笑盈盈的看著霍嬗,問道,“皇后可吩咐你一些事情?”

“她擔心我莽撞唄,擔心我不能照顧好自己。”霍嬗有些不滿的抱怨著說道,“陛下,我都多大的人了,我常年在外征戰,哪能照顧不好自己?”

劉徹就覺得霍嬗這小子靠不住,“你但凡穩重一些,皇后也不會如此擔憂。朕也是這般心思,你出門在外很難讓人心裡塌實。”

打仗的事情可能不需要操心太多,可是他在生活方面等等,那就有不少可能要擔心的地方了,主要還是性格方面的因素。

在劉徹看來,衛子夫的那些擔心真的不是多餘,因為他自己也都會擔心有那麼一些事情可能會發生。

霍嬗不以為意的說道,“我在外頭和在長安不一樣,在軍中我是主將,仔細著呢。也就是仗著陛下和皇后殿下的愛護,我這才驕縱一些。”

劉徹覺得這麼說有道理,結合霍嬗的過往表現來看,這麼說自然是更加沒什麼問題了,基本上就是在陳述事實了。

劉據來到了殿中,看著就是翩翩公子,“兒臣拜見父皇。”

“剛還說到你了。”劉徹難得的露出笑容,對劉據說道,“怎麼沒把進兒也帶過來?”

劉據就回答說道,“進兒尚且還在進學,父皇召見兒臣也是商議國事,就不好將進兒給帶來了。”

劉據說出這樣的話、做出這樣的選擇,劉徹一點都不覺得意外,霍嬗也不覺得這樣的做法有什麼不對,這位太子是一個非常有分寸的人。

子不類父,劉徹心裡還是不免多想。他對劉據的不滿意,不只是對於政見而已,也是因為劉據的性格太溫和了。

處處守著禮,說話做事都透露出一股子斯文人的樣子。雖然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那是因為統治的需要,不是劉徹想要培養出來一個儒家子弟一般的儲君。

皇帝和儲君的性格差別實在是太大了,再加上劉據處處在意禮節等,所以有些時候也確實親近不起來了。

至於劉據也是有苦難言,他雖然早早的被立為太子,其他弟弟們看似對他沒用什麼威脅,可是皇帝對他這個儲君表達出不滿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而劉進什麼的也別說了,父皇都不親近兒子,難道還能喜歡孫子?

假孫子除外,那個懶洋洋的躺靠著在吃瓜果的霍嬗,這麼個小無賴倒是很親近,多少年都是這個德行,很難讓人嚴肅的對待他。

劉徹指了指霍嬗,說道,“他不喜歡遊俠、罪囚,這一次徵召的罪囚等你看著安排,輸送糧草的事情得繼續抓緊才行。”

劉據就連忙說道,“父皇明鑑,兒臣已經差遣人在辦了。兒臣以為一旦入冬必然道路泥濘、天寒地凍,到時候役夫等也會凍死不少。”

劉徹笑著點頭說道,“你考慮的周全,也是仁善之心。這以後治理江山少不了你這樣的人,這樣百姓才能安居樂業。朕打完了匈奴,就該你治理百姓了。”

劉據一時間又是激動又是忐忑,因為他實在是不知道皇帝到底是什麼樣的意思。

這看似是對劉據這個儲君很滿意,這是要將江山社稷給託付了,這是在不斷的肯定著這位儲君的品行等等。

可是再仔細的想一想,這也極有可能是皇帝在一如既往的表達著對劉據的不滿,這是在批評劉據一直都主張文治,根本沒有任何武略的心思。

什麼仁善等等自然是一方面,可是另一方面來引申的話,說不定就是在說劉據這個儲君有些軟弱、有些婦人之仁,這樣是守不住社稷的。

劉據也沒有繼續多想,因為這麼想下去的話只會讓自己的心中越來越亂,現在還是專心於其他的事情更為重要。

雖然他一直都不算是主戰派,也認為如今朝廷發動的戰爭實在太多,對大漢造成了極大的負擔。

可是既然主意已定,有些事情也根本無法扭轉,那麼就在這個時候執行的堅決一點,徹徹底底的打敗了匈奴,到時候再去考慮其他。

“父皇,兒臣此前也曾派人送去一些鹽。”劉據認真回答說道,“只是考慮到大軍要在邊塞過冬,禦寒之物還是尚且缺了些。”

劉徹點頭說道,“那想法子再多徵調,皮毛、布匹等暫且不說,其他的該準備也是要準備。”

“也該發動大軍準備柴火。”劉據就開口說道,“兒臣以為長安權貴等多有飲酒,如今可令人將一些酒水等送至邊塞。”

霍嬗立刻站起來無比支援,“陛下,臣以為太子殿下說的沒錯。長安的人喝酒無非是圖享樂,而在邊關的將士們可靠酒水禦寒。”

劉徹仔細想了想說道,“酒水也需注意,徵調一些送去邊塞吧。只是也不好全都徵走,長安百姓也要飲酒。”

說到底就是財政的問題,酒水現在也是大漢重要的財政來源之一,自然也就不可能將全部的酒水等送去邊關了,那也會讓原本捉襟見肘的財政更有負擔。

雖然沒能要走全部的酒水,可是要到了一部分,那也是非常好的事情了,霍嬗當然支援了。

至於邊關將士飲酒這些事情也是常態,在冬天的時候朝廷也確實會放寬對邊關將士飲酒的一些限制,這也是重要的戰略物資。

至於柴火之類的也需要考慮,這也是用來禦寒的重要物資。

很多人都覺得古代就是生態環境好,覺得人為的破壞比較少等等,可是有些時候真的不是山上都是鬱鬱蔥蔥,不是遍地都是飛禽走獸。

在人口相對稠密的城市附近,很多山上幾乎都是光禿禿的,樹木都被百姓砍成柴火了。這也是很多百姓的生計,砍了柴送去城裡賣掉。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