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對於長安的百姓來說實在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這麼些年來,他們已經不知道經歷過多少次大軍出征的事情了。
自然也習慣了大軍一次次的帶回捷報,如今的大漢雖然國力虛弱了,可是長安的這些百姓心裡少不了的是有著自豪。
這一切也都是在一次次的大勝中建立的,他們習慣了朝廷不斷的勝利,習慣了一個個的敵人俯首稱臣。
而大漢的軍人們更是習慣瞭如此,早就有所準備了,他們現在只需要開始向北進發就足夠了。
只是這一次大軍開拔的時間有些出乎意料,不過這也不算什麼,軍人有些時候就是沒有任何的選擇權。
打敗匈奴,或許大家以後可以輕鬆點,到時候說不定就可以減少一些戰爭的頻率了。
這一次去打匈奴,不少人也都是士氣高昂。不斷的勝利就是對將士們最大的鼓舞,雖然也都知道戰場兇險,可是更多的人還是希望能夠獲取軍功。
這是他們的機會,可以光耀門楣,可以提升社會地位,可以得到更多的賞賜等。
甚至一口氣從平民、普通計程車兵成為官員等,這都是軍功給大家帶來的誘惑。
所以不要說這些將士們了,一些遊手好閒的遊俠、一些想要戴罪立功的囚徒等,他們這個時候也都紛紛開始準備行動起來了。
這些也算得上是大漢的一個特色,每一次大軍出動,除了朝廷發動的一些囚徒、役夫之外,還有很多主動跟著大軍行動的遊俠。
這感覺和匈奴人有些大同小異,只不過匈奴人是軍隊在前面行進,後頭說不定就跟著一些驅趕著牲畜的牧民。
戰爭在很多的時候不只是雙方的仇怨,這也是為了爭取到更多的生存權、爭奪到更多的物資等等。
霍嬗現在看起來就是非常淡定的,雖然現在大軍開始陸續開拔,只不過他這個主將還可以暫時在長安歇著,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再動身都是有可能的事情。
甚至他覺得自己可能是等到即將開春的時候再北上也都是有可能的,這也不得不說是高階將領的特殊待遇了。
不過顯然並非是所有的高階將領都有霍嬗這樣的待遇,他這樣的情況實際上還是少數。
在大將軍府,公孫敖一臉的苦逼模樣,“冠軍侯,這一趟出征還是我先行,等我們凱旋之後,估計還是得我和安國率軍回返吧?”
霍嬗就先笑了起來,“好像還真是這麼回事,到時候我押著匈奴單于先回來,你在後面押送普通匈奴人以及那些繳獲就行。”
對於霍嬗這麼厚顏無恥的話,其他人一時間都不知道該怎麼回應了,一個個的也都不認為這是在誇張。
真的要是取勝了,大機率還是霍嬗先回來,這是一個戰前看似不認真準備,戰後也不安排班師回朝的大司馬,大將做到他這個份上也是極為罕見了。
公孫敖就有些開玩笑的說道,“你打仗的本事我不擔心,率軍遠征更用不著多想。只是以後我們要是不在了,可沒人幫你安排戰後的事情。”
“這不是還有安國嗎?”霍嬗就指了指趙安國,笑著說道,“他可是一直都跟著您,我覺得也是有些真本事了。”
公孫敖和趙安國對視一眼,也確實再次重新整理了對霍嬗的一系列認知。
霍嬗出征都是帶著趙安國,這是真正的副將。但是每次霍嬗獨自領軍,公孫敖這員大將也是要跟在身邊,即使他能力相對平庸,可是經驗豐富。
作為衛青的好朋友,公孫敖其實非常穩,當個副將沒什麼問題。輔助霍嬗領兵、安排一些看似繁瑣的事情,這也算是比較拿手了。
趙安國就笑著說道,“我覺得冠軍侯最不怕的就是這些,只要他取勝了,他肯定能想法子先回來。”
“那是。”霍嬗得意的說道,“軍中將校那麼多,又有大勝後的喜悅。很多事情用不著操心太多,我只需下令大軍回返就好。”
衛青忍不住說道,“只怕是用不著你下令,陛下會安排好大軍凱旋的具體事宜。”
其他人也都笑了起來,霍嬗對於大軍凱旋不是完全不懂,有些事情自然也是可以安排。
只不過他三次出門打仗三次戰事一結束就先回來,將大部隊扔給公孫敖和趙安國等人的事情實在是讓人太印象深刻了。
以至於現在都要懷疑他到底能不能安排好大軍回師的事情,畢竟這些也是有些技術含量的。霍嬗好像就是擅長率軍出征,不擅長率軍回程。
霍嬗沒有不好意思,他不覺得自己這麼做有什麼不對,最主要的是事出有因啊。
不是他撂挑子、偷懶,而是有皇帝的旨意,所以只能先回長安,他這也是奉旨辦事。
衛青看向公孫敖,認真說道,“你這一路務必安排好大軍過冬事宜,再者就是戰馬務必保證不能掉膘太多。”
公孫敖點頭說道,“這些我們也都心裡有數,其他不說,這沿途也有不少窖貯,我們帶著的草料也夠多。”
只能說為了這一場大戰,大漢早早的就開始在準備了,也都明白一些關鍵的地方所在。
選擇在現在出軍,選擇在春天的時候真正的大軍壓進,這就是為了將大漢手裡的資源和優勢最大化。
說到底還是戰馬的問題,現在在邊郡的不少地方都有青貯飼料,這些也是早早的就準備的。
除此之外也不影響一些乾草料的儲備等等,這一切也都是為了保證在這個冬天,漢軍的戰馬不會掉膘太多,它們依然可以有著足夠多的營養等等。
漢軍這邊可以這麼做,匈奴人那邊顯然就要差很多了,哪怕他們現在也在收割、囤積牧草,但是每一個冬天,草原上的牲畜都會缺少草料、掉膘嚴重。
匈奴的戰馬也都是春天之後瘋狂進補,到了秋天的時候就屬於真正膘肥體壯的時候。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