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嬗現在的坐騎還是烏孫馬,因為馬不是逮過來就能騎。只有經過了訓練,才可以成為騎乘馬。騎乘馬經過訓練,才算是戰馬。
而很多的馬也認主,汗血馬的脾氣也比較暴躁,不是那麼容易馴的。
霍嬗見獵心喜不假,可惜現在只能忍著那些躁動,繼續帶兵打仗。
沒有將軍是不喜歡寶馬的,所以公孫敖無比認可霍嬗的一些說法。
現在沒有攻陷一些大宛的重城,可是也攻破了一些小村鎮,也有些俘獲。
汗血寶馬在大宛非常值錢,所以霍嬗等人只繳獲了三匹汗血馬,其餘的是一些蒙古馬、烏孫馬等不太值錢的馬匹。
不誇張的來說,霍嬗等人都被汗血寶馬吸引住了。
此前從烏孫引進了一匹馬,相比起漢朝的本土馬就要強一些。
而現在這些汗血馬可以身高一米五到一米六,比起常見的本土馬、蒙古馬的肩高一米二、一米三更為神駿。
這些汗血馬,才是真正的高頭大馬。
汗血馬頭細頸高,四肢修長,皮薄毛細,步伐輕盈,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強,這是不可多得的優點。
至於汗血馬的負重能力相對較差,而且體型是偏纖細的,這看似是讓汗血馬無法成為最為優秀的戰馬。
不過話也不能這麼絕對,汗血馬被帶回大漢,更重要的任務是持續的幫助改良馬種。
大漢也不會將汗血馬當做駑馬用,不會將它們當做馱馬用,只需要少量的汗血馬作為輕騎的戰馬即可。
改良馬種,對於任何重視騎兵的王朝來說都是大事,汗血寶馬就是大漢持續改良馬種的種子。
如果順利打下大宛、奪回一些汗血寶馬,它們的去處就是山丹軍馬場了,它們將在大馬營草原快樂的繁衍下去。
大軍繼續朝著貴山城行進,趙安國忽然歡天喜地的來報,“將軍,剛剛擊散了百餘騎兵襲擾。”
霍嬗頓時來了精神,問道,“這些人戰力如何?”
趙安國自信的說道,“看著也不似精銳,只是散兵遊勇罷了。甲冑不齊,有幾個甲冑的還多是皮甲。”
霍嬗頓時明白了,“這麼說來,這些人和匈奴騎兵倒是也相差不大了。不過還是要注意些,讓哨騎散開些,防止大宛人襲擾。”
對於大宛人開始襲擾,霍嬗等人也不覺得奇怪,這些也是在預料之中的事情。
大軍一路直奔貴山城,要是大宛人不做任何表示,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怪事情。
霍嬗心情還算不錯,對趙安國說道,“令貳師將軍前鋒所部控制住速度,看看大宛諸城可有援軍。”
給大宛國更多的時間去集結兵馬,這好像是有些和兵法不合,這簡直就是在人為的製造難度。
不過霍嬗就這麼做了,他倒是希望大宛能夠集結兵力,大宛上下號稱控弦六萬,可是很多的時候軍隊的人數都會進行一系列的誇張。
更何況就目前看到的一些大宛的兵力、裝備,就算真的有六萬大軍,霍嬗也不會覺得壓力太大。
公孫敖就明白霍嬗的意思,“將軍,這是怕大宛諸城來不及趕回王都馳援,給他們些時間吧。”
霍嬗笑著說道,“是這個理,我還嫌貴山城裡的大宛人少了。看看沿途可有村鎮,遇到了就破掉、滅了。”
給大宛上上強度,讓各地城邦的大軍開始勤王,這也是霍嬗該做的事情。
這是明擺著要尋求一個決戰的機會,想要一鼓作氣徹底的擊垮大宛的軍力。要不然一個城邦一個城邦的去攻打,實在是太有難度了。
畢竟留給霍嬗等人的戰爭視窗不多,時間對於這支漢軍來說還是非常緊迫的,所以能夠尋找一個決戰的機會,也不是那麼容易。
趙安國主動請命說道,“君侯,我率騎兵出擊,滅掉一些城鎮、放走一些大宛人即可。”
“將他們朝著貴山城趕。”霍嬗繼續安排,說道,“不要一口氣將他們勤王的軍隊全滅了,挫其銳氣逼其入城。”
馬其頓方陣也沒有那麼玄乎,兩百多年前的一些戰術等等,放在現在也不一定有用。
最重要的是大宛的冶鐵製造水平,沒有想象中的高。
這一次霍嬗也不打算玩大迂迴、突襲等戰術,就是穩紮穩打的就行,逼迫大宛決戰,趁機一口氣打掉大宛的戰爭潛力。
畢竟這裡離大漢太遠了,削弱了大宛,這也是對匈奴、康居等國的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