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長安的霍嬗開始折騰起來了,這位美食宗師準備再次改良一些食物的做法。
所謂饅頭起源於東漢末年,是諸葛亮徵孟獲時所發明。這也不是絕對正確,因為饅頭的歷史,至少可追溯到戰國時期,彼時稱為‘蒸餅’。
霍嬗現在就在研究,他不怎麼會做麵食,但是好在家大業大可以不斷的嘗試。
石磨等等就不缺了,所以得到足夠的麵粉等等也不成問題。而麵條等等也不新鮮了,也已經傳入中國了。
不過霍嬗覺得現在的麵條和以後的麵條還是有些區別,所以在不斷的嘗試著改進。
“加水啊,水多了加粉,粉多了加水!”霍嬗拿出炒菜宗師的氣派,在指導著姜家母女和麵,“這麼幹,肯定做不了面!”
姜小娘活潑點,也敢吐槽了,“君侯,先前就是加水加粉,盆子都裝不下了!”
陳居等人也在笑,因為按照君侯的指導,已經失敗好幾次了!
霍嬗一點都不尷尬,說道,“還不是你不夠聰明,我要點有些韌性、軟和的粉團,你就是做不出來,這事情還是怨你!”
姜小娘抿著嘴不說話,真要是繼續拆臺,她倒是不擔心君侯打她等等,而是到那時君侯就要打趣她和陳三郎了。
姜嫗則有些小心的問道,“君侯,可是要像西域人烤的那些麵餅一般?”
“那個是饢,和我要的不一樣。”霍嬗就說道,“你們先幫著試試,我以後還有大用。”
改良一下現在的麵條、饅頭,這是為了能夠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條件。
如果能夠進一步的去改善軍糧,那就最好不過了,這也是他的終極目標之一。
西漢的軍糧非常複雜,粟、糜、青稞、大麥、普通小麥和豌豆等都是軍糧。
漢文帝時期就有‘輸粟於邊’,再結合‘屯田於邊’,基本上能夠保障邊關的糧食供給。
至於蔬菜等等,基本上就要靠邊關計程車卒自給自足了,朝廷基本上只負責主食,偶爾可以見到葷腥。
按照現在的正常水平,一個士兵每天也就是七兩米左右的供應量。
而這個水平已經是提高了很多,糧食產出不夠自然不會讓人敞開了吃。
大多數人家都是一天兩頓,一年到頭見不到幾頓乾飯不說,時常還要搭配一些野菜等等,這才是一種常態。
現在休沐在家,霍嬗確實沒閒著。
一方面是在改善生活,另一方面就是在研究製造曲轅犁,進一步的提高生產力。
閒是不可能閒下來的,總要給自己找些事情做,這樣才會有意思。
劉漠忽然匆匆而來,“君侯,太子殿下到訪!”
霍嬗連忙轉身,“怎麼也沒提前說一聲,這也沒準備啊!”
劉據不只是沒有送拜帖、通知一聲,以他的身份自然也不用在外等著,實際上就跟著劉漠直接進府。
“表兄,我要騎馬!”熊孩子劉進飛奔而來,一邊跑一邊喊,“表兄,上回你可是答應我的!”
霍嬗閃身躲開熊孩子的飛撲,選擇性遺忘一些事情,“我什麼時候答應你的?別以為你是皇孫就能誆我!”
劉進非常委屈,雙手叉腰說道,“就是你出征之前,說好了帶我騎馬!表兄,你總是誆我!”
霍嬗有點擔心了,或許在劉進的心裡,他就是個喜歡誆騙小孩子、事後不認賬的無良表兄!
不過霍嬗還是趕緊先行禮,“見過太子殿下、見過良娣。”
劉據這一次不只是不打招呼就來了,還帶著老婆孩子。
這個史良娣只是侍妾,但是這也算是最有身份的了,因為劉據現在沒有太子妃。
“我!”霍嬗嚇了一大跳,“鬆口!”
熊孩子劉進真的惱了,趁著霍嬗行禮的時候,一口咬在霍嬗的大腿上!
“進兒!”劉據又好氣又好笑,“不得胡鬧!”
劉進氣鼓鼓的鬆口,好鬥的看著霍嬗。不給這個壞表兄一點顏色看看,他還敢誆人!
揉著大腿,霍嬗哭笑不得,張口就來“下回帶你騎馬,現在都冬天了,我都不騎馬了!夏天,夏天的時候我帶你去打獵!”
劉據忽然間覺得他兒子剛才那一口咬輕了,明年夏天的時候劉進肯定還能記得這件事。
但是那時候的霍嬗不出意外的話就是要出征在外,哪裡可能帶著去騎馬!
春獵本來是個好機會,可是根本不提。提就提夏天,明擺著就是沒打算帶劉進去騎馬!
“你就喜歡逗進兒,哪有表兄的樣子!”劉據忍不住批評說道,“嬗兒,你現在也是驃騎將軍,該穩重點!”
指了指霍嬗,劉據繼續說道,“現在滿朝文武都盯著你,你前些天說出徵在外累著了就歇著,沒人說你。等你歇了幾天也該上朝,你還是不去朝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