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嬗在長平侯府的表現讓很多人意外,只是有些人對此好像也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在這次出征之前,大將軍衛青已經被閒置十多年了。他的威望太高、功勞太大,這一點明眼人都知道。
不明真相的人會覺得霍嬗太著急,只是知道內情的人早就不覺得意外了。
劉徹就挺滿意的,覺得霍嬗這把刀還是好用。
有些事情都不用明說,只需要稍微的表達一點意思,甚至都不需要表達什麼,霍嬗就可以將一些事情做好。
前一刻還覺得霍嬗很好,但是下一刻看到霍嬗鬆散的身形,劉徹就來氣。
“你自小就勤練武藝,自詡弓馬嫻熟。”劉徹那叫恨鐵不成鋼,“本該是意氣風發的年紀,你整天鬆鬆垮垮、哪裡還有半點軍侯的樣子!”
斜靠著在看兵書的霍嬗坐直,說道,“陛下,這不怨我,我自小就是這麼學的。”
劉徹愣了一下,罵道,“你是說朕的不是了?”
霍嬗不說話算是預設,皇帝只要不是在朝堂上,基本上都是斜靠著坐在榻上。甚至現在在罵人,那也是歪靠著,讓李夫人在捏腿按摩。
劉徹也不說其他,問道,“大將軍什麼時候入宮?”
“應該是快了。”霍嬗就說道,“陛下,就準大將軍請辭吧。大將軍身體本就不好,數次出征風餐露宿、一路奔波,更吃不消了。他比陛下還要小几歲,望著比陛下要年老許多。”
劉徹如今已經五十三了,而衛青則剛剛五十一,但是衛青清瘦、衰老。
養尊處優的皇帝和常年征戰在外的將軍在保養方面,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劉徹冷哼一聲說道,“這些事情朕自有主張,由不得你多嘴。朝廷現在無大將,大將軍若是退了,朕如何處置軍事?”
霍嬗則回答說道,“陛下,大將軍並不負責軍政。”
這也是劉徹的做法,雖然衛青功勞很大,不過不需要擔心太多。
不只是衛青的性格謹慎,更是因為大將軍之權早就被削的差不多了,只有尊寵之位。
這些從當年廢太尉之職,新設大司馬的時候就開始了。
這也就意味著以後的霍嬗就算是加封大司馬,會成為名義上的武將之首,但是不代表就可以做到權傾朝野。
劉徹開口說道,“春陀,去召太子。”
劉徹隨即再次開口,對霍嬗說道,“你去佈設沙盤。”
‘聚米為山谷,指畫形勢’,這確實是東漢大將馬援所作,這是最早的沙盤作業。
但是在秦滅六國的時候,秦始皇就親自堆制研究各國地理形勢,在李斯的輔佐下,派大將王翦進行統一戰爭。
霍嬗立刻起身,問道,“布哪裡的沙盤?”
“西域、大宛,著重注意邊關。”劉徹就開口說道,“今天你少說多聽,朕和大將軍商議事情,你聽著就是。”
霍嬗就說道,“那我給表叔講解一二,這總行吧?”
劉徹懶得說了,霍嬗找的理由看似也正確,但是他的那點小心思,也根本藏不住。
有些時候就是要自己爭取,只是一味的乖乖聽話,那就只能是被安排的清清楚楚,自己的小目標就沒辦法達成。
不過這也需要掌握分寸,要是做的太過了,那就會令人心生厭煩了。
好在霍嬗有些分寸感,最主要的還是皇帝的偏愛,這才讓他的行事作風看似膽大十足。
霍嬗立刻帶著人開始去佈設沙盤了,有些事情也不用他親力親為。在皇帝身邊聚集著一大批賢才,而且各種資料也非常豐富。
雖說因為時代的侷限性導致沙盤未必是最為精準,可是大致的雛形沒什麼問題,一些重要的位置等等也不會有太大的偏差。
劉據很快就來了,劉徹直接指向霍嬗,“去看看,不懂就問。”
劉據靠近沙盤,小聲問道,“這看著是敦煌、西域之地?”
“嗯,大將軍一會過來要商討征伐大宛之事。”霍嬗解釋著說道,“表叔要是有什麼想說的,儘管說就是!”
劉據笑著打趣說道,“你想多嘴,為何偏偏拉著我!你捱罵就行,還非得拽著我!”
旁邊在幫忙佈設沙盤的侍中、太監等人都是強忍著沒笑出聲,冠軍侯的小聰明有些時候在皇帝、太子面前真的不夠用。
衛青也很快來到了宣室,和劉徹在閒聊著。別看衛青現在在請辭,以後肯定也是要閒置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