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實話了,大宛確實比較遠,這都是到了中亞,是烏茲別克了。一來一回都需要很久的時間,更何況還需要打仗了。
歷史上的李廣利先後兩次打大宛,前前後後花了四年的時間。
“快一點的話一年就能,其實陛下早就在準備了。”霍嬗就說道,“先前貳師將軍退回敦煌,朝廷就在朝那邊集結人馬和糧草。”
這也是霍嬗現在能夠安穩在長安的原因,不到夏天他是不需要動身的。大軍、糧草準備好了,他才會率領一部人馬快速趕往敦煌。
“經河西走廊入敦煌,我就可以出玉門關了。”霍嬗一想就眉飛色舞,“表叔,然後我率主力北上,經烏孫就行。”
劉據問道,“烏孫?”
“烏孫和大宛毗鄰,他雖不敢和我大漢為敵,也不敢得罪匈奴。”霍嬗就說道,“我倒不是假道伐虢,只是走烏孫更近一點。”
一路打過去是不現實的事情,霍嬗也沒準備學此前的李廣利,這一次出征還是要穩紮穩打才好。
拖的時間長一點都可以接受,絕對不能出現以損兵折將太多拼出來一個慘勝。
衛子夫就問道,“我聽說你的重騎還沒有練好,現在夠用嗎?”
具裝騎兵確實還沒有完全練好,現在擴大編制了,但是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還是難以練出來,甚至重甲還沒有完全配齊呢。
“那倒不是大事,大宛的騎兵也不如匈奴多,我帶上一百騎就行。”霍嬗就笑著說道,“這一趟還是攻城,大宛人要是出城倒是好事。”
衛子夫和劉據自然是希望霍嬗能帶多少具甲騎兵就帶多少,因為那樣看似是更加的穩妥一些。
不過他們也多少明白,大宛的騎兵部隊遠不如匈奴。哪怕大宛有很多良馬,可是這個西域大國的人口基數等等遠遠比不上匈奴。
“進兒,可別說有好事不想著你!”霍嬗看向旁邊氣鼓鼓的劉進,說道,“大宛有天馬,威武剽悍,力量大、速度快,皮薄毛細不說,跑起來之後脖頸流的汗都猶如鮮血。到時候我抓幾匹回來,送你兩匹!”
那可是汗血寶馬,無數文人墨客的終極夢想之一,寶馬、豪車等等,那也是男人的夢想!
“那你又不帶我騎馬!”劉進不高興的說道,“我現在苦練騎術,就想著表兄帶我騎馬!”
霍嬗或許也是一些人的偶像吧,畢竟劉進這樣的孩子自小就是聽著霍嬗弓馬嫻熟、少年英豪的事情長大。
“等回來了,我就帶你騎馬!”霍嬗大笑著說道,“我還聽聞西域有美人,到時候寶馬、美人,我都送你!”
衛子夫瞪眼說道,“不許胡來,你以後娶妻只能娶良家女!”
在歷史上的西漢末年,就有‘東葉捷翕侯、故焉耆侯虜址妻即鄯善女’的說法。
不要說西域諸國了,那時候的中原王朝的王公貴族也喜歡一些異域風情的美女。
唐朝的時候流行崑崙奴、新羅婢、菩薩蠻,這是貴族的標配之一。在西漢、東漢,不少人也會享樂。
劉據也連忙警告說道,“你是該收斂點,這一次你回來,說什麼也給你尋一個良配!”
“陛下不會準的!”霍嬗得意的說道,“我娶妻的事情陛下不鬆口,姨婆和表叔也沒法子。你們給我說親,我就去求陛下,遇不到心儀的我就不娶!”
衛子夫和劉據也沒法子了,他們雖然貴為皇后、太子,但是霍嬗的婚事還是沒辦法多說什麼。
霍嬗執意不娶妻,皇帝都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其他人自然也就只能是乾著急了。
不過想想看也欣慰了,現在沒有說什麼‘家訓’,而是說遇到了心儀的才娶。
這麼算的話,也是一種進步了。
只能是一開始的底線太低了,所以霍嬗有著一些小小的提升,很多人就覺得他是長大了、懂事了,會覺得非常的欣慰。
劉據關心問道,“你的甲冑不缺,兵刃呢?”
“多帶幾柄,我那槊杆還是不太好。”霍嬗就說道,“姨婆,我要是出去打仗了,府裡的事情還得託付給您。我府裡有工匠在造犁、在造槊杆,都要盯著。”
衛子夫點頭說道,“我心裡有數,到時候自然會派人去照看。你那幾個家將,都留在府裡?”
“就陳叔跟著,小一輩的跟著我過去。”霍嬗就說道,“表叔,別讓人欺負我府裡的人,都是百戰餘生的老兵了,又缺了胳膊斷了腿,容易被人欺負。”
看到霍嬗一臉真誠的樣子,衛子夫和劉據都覺得好笑。
冠軍侯府的那幾個家將不出去欺負人就算是好事,也就是霍嬗看自家人好,總覺得那都是老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