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他以為,陳陌會拿這個推薦位推廣《我叫MT》,那樣的話無非也就是給他多賺個一千多萬的淨利潤,不至於對帝朝互娛產生太大的損害。
結果《雷霆棋牌》一出來,林朝旭立刻意識到了,陳陌並不是那種貪小便宜的設計師,他的野心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大!
這樣一個才剛入行不到一年的年輕人,竟然已經連續推出了四款不同型別的遊戲,而且還都賣得很好!
尤其是雷霆遊戲平臺的出現,更是讓陳陌的意圖變得昭然若揭。
但事已至此,林朝旭也沒什麼辦法了,雷霆遊戲平臺已經有了一批非常忠實的使用者。
現在陳陌要錢有錢,要使用者有使用者,唯一缺少的,就是一款關鍵產品。
像《我叫MT》這種,雖然賺錢不少,但口碑不行,而《植物大戰殭屍》終究是單機休閒遊戲,在很多玩家和業內人士眼中,陳陌僅僅是憑藉著這些遊戲,還難以躋身一流設計師的行列。
這場風波徹底平息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而許多的玩家和設計師們,都在期待這陳陌接下來的動作。
他到底要做什麼?
是繼續出坑錢遊戲?繼續擴充套件使用者量?還是說再去開發其他型別的遊戲?
沒有人知道陳陌到底是怎麼想的。
……
兩個月的時間之內,雷霆遊戲平臺的使用者量在穩步的提升之中。
《雷霆棋牌》的使用者量逐漸穩定了下來,累計使用者量達到九百萬,每日活躍使用者也維持在270多萬,成為了擴充套件雷霆遊戲平臺的主要產品。
雷霆遊戲平臺雖然還不足以撼動帝朝遊戲平臺和神幻遊戲平臺的地位,但也已經算是小有影響力的遊戲渠道了。
《我叫MT》仍舊在穩定的運營之中,雖然月流水有所下降,但陳陌每月仍有將近千萬的純收入。
而在這段時間之內,遊戲圈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在官方應用市場和各大渠道上,出現了七八款卡牌類遊戲。這些遊戲的題材各異,有武俠、仙俠、奇幻、動漫,有自創IP,有熱門小說、動漫改編,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在遊戲玩法上都是高仿《我叫MT》。
從戰鬥系統,到貴族收費系統,再到各類指引,基本上都是借鑑於《我叫MT》,就算有一些改動,也都是表面文章,根本不敢觸動這套體系的核心。
這些設計師們還沒有完全研究透《我叫MT》的盈利模式,他們也很害怕,萬一改動了哪個關鍵設定,遊戲就不火了呢?
就連帝朝互娛,也出了一款叫做《斬魔劫》的遊戲,改編自同名熱門網路小說,不過核心玩法卻和《我叫MT》極為雷同。
這也沒辦法,《我叫MT》的各項特徵,從戰鬥表現到玩法系統,再到盈利模式,全都太特別了,就算這些模仿的遊戲百般掩飾也沒用,玩過《我叫MT》的玩家還是能一眼就看出來。
要真改得完全看不出來,那等於是完全換了一種遊戲型別和盈利模式,借(chao)鑑(xi)的意義也就沒有了。
這些遊戲基本上在兩三週之內就連續出現,一個個爭先恐後,唯恐比其他遊戲晚,失去了先機。
很快,玩家們炸鍋了。
一款坑錢遊戲還不夠,你們還扎堆來了?有完沒完啊!怎麼淨跟著陳陌整這些么蛾子,能不能學點好啊!